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 > 如何应对印度反倾销调查

如何应对印度反倾销调查

时间:2020-05-2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68
作为我国在南亚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印度与我国在经济上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依存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以及中印双边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近年来,一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化工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焦炭、纸张纸浆等类别)日益受到印度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在印度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面对与中国产品竞争的强大压力,印度产业界近年来频频挥舞反倾销大棒,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据我国商务部《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3)的统计显示,从1994年至今,印度已对中国产品发起66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之一。

与应对美国或欧盟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相比,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印度反倾销的法律框架及如何应对印度反倾销调查还显得比较陌生。下文将简要介绍印度反倾销法及其现状,并结合我们参与代理企业应诉的体会,探讨中国企业应诉印度反倾销调查的基本策略。

一、印度反倾销法律框架及最新发展

为了保证本国法律与《WTO反倾销协议》相符,印度当局于1995年对关税法反倾销部分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改并废止了1985年颁布的海关关税规则。因此,现行的印度反倾销法主要包括:(1)1975年海关税法第9A节、第9B节和第9C节(1995年修订);(2)1995年海关关税(对倾销产品及其损害的确定、评估及征收反倾销税)规则。它们与《WTO反倾销协议》共同构成印度反倾销法的基本框架。

根据印度反倾销法规定,反倾销调查由印度商工部下属的反倾销局具体负责执行。如:发起调查;确定倾销及倾销幅度、损害及损害程度;初步裁定及是否接受价格承诺;最终裁定和作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以及发起复审等等。

印度反倾销调查的发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足以代表国内产业的生产商书面向反倾销调查机关提出申请;另一种是如果海关提供了充足的证据或从其他正当渠道获得了相关的足够证据,则反倾销调查机关可以主动发起调查。在第一种方式下,印度国内生产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视为提出有效申请:(1)明确表示支持申请反倾销调查的国内生产商必须超过明确表示支持或者反对申请的那部分产业生产同类产品总产量的50%;(2)明确表示支持申请的国内生产商生产同类产品的总产量必须不低于印度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的25%。

反倾销调查机关在收到书面申请后,按法定程序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在认定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有关进口产品存在倾销、给印度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同时倾销和损害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调查机关将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发出立案公告。随后,调查机关将向涉案产品的国外出口商、国外生产商、进口商等利害关系方发出调查问卷全面收集各类信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根据反倾销案发起的前因、后果以及出口企业涉案的过程,反倾销应对措施的体系由此可按时间前后包括三个阶段:早期的防范和避免阶段,调查期的应诉工作阶段,后期的总结阶段。中国的企业应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的优势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

  • 企业在应对反倾销应诉过程中不同阶段采取的策略建议

    我国企业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将从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实质及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深层次原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涉案企业不积极应诉,客观上助长了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气焰。我国企业在应对外国的反倾销制裁时,策略的运用显得极其重要。

  • 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诉讼

    近年来,世界反倾销浪潮不断高涨,中国产品在国外遭受反倾销的案件不断增多。据有关方面统计,从1999年上半年至2000上半年,国外对华反倾销起诉达53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金额达15亿美元;另一方面,国外对我国反倾销诉讼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然而,由于中国厂商对国际反

  • 中国胜诉俄罗斯对华最大反倾销案
  • 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
  • 土耳其反倾销调查中中国彩电占中较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