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 > 中国企业屡受反倾销之害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屡受反倾销之害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4-10-1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568
近年来,由于中国产品有巨大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明显的有利地位,中国产品已遭受众多国家反倾销的调查。自1979年到2000年底,已有29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416起。从1990年到2000年,全球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约450多起,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反倾销调查国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到墨西哥、阿根延、巴西、南非、韩国、印度、土耳其、印尼、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乌克兰、特立尼达、多巴哥等发展中国家。美国、欧盟、印度和澳大利亚是对华提起案件较多的国家或地区[1]。这些调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

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之害的主要原因

1. "非市场经济"问题

根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的规定,针对那些实行全面或大范围垄断且国内价格由政府制定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存在一定的特殊困难来确定其进口产品的比较价格。根据该条款,世贸成员国可以将相同产品的价格,或以产自第三国的相似产品为基础确定的产品价值,作为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正常价值。只要在特定案例中确定正常价值所使用的方法是合理的,这种确定就是有效的。然而,这些条款实际上允许在实施反倾销措施时使用不同的标准。尽管理论上应该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第三国作为替代国,但美国、欧盟国家、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印尼、丹麦、智利、土耳其、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都曾被选作中国的替代国。由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原料选用、资本构成、资源开发方式和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很难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