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管理 > 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时间:2024-08-23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762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历次调整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的调整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7次大幅调整。

第一次调整(1995年和1996年)

在1995年和1996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大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调整前,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调整后分为3%、6%和9%三个档次。

第二次调整(1998年)

1998年,为促进出口,中国进行了第二次调整。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提高至5%、13%、15%和17%四个档次。

第三次调整(2004年)

由于外贸出口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导致财政拖欠退税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将出口退税率调整为5%、8%、11%、13%和17%五个档次。

第四次调整(2005年)

2005年,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调整。调整内容包括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适当降低了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了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第五次调整(2007年)

2007年7月1日,中国执行了第五次调整的政策。此次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调整后,出口退税率变为5%、9%、11%、13%和17%五个档次。

第六次调整(2008年)

2008年8月1日,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其中,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第七次调整(2008年)

第七次调整于2008年11月1日实施,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适当提高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纺织品、服装、玩具)的出口退税率,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如抗艾滋病药物)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后,中国的出口退税率将分为5%、9%、11%、13%、14%和17%六个档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注重资产增值的转化形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而权益结合法则认为企业合并是权益的联合,注重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

  • 全球照明电量消耗与节能灯的普及

    全球照明电量消耗现状与节能灯的普及问题。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照明能耗巨大,节能灯推广面临挑战。上海三基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T6型节能荧光灯,节能效果显著,但市场推广初期遭遇困难。在政府支持下,该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让人们了解并认可其节能产品,

  • 我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

    中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和体系,包括产业法范畴和企业法范畴的准入规制。该制度旨在确保外资进入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要求,随国情变化而调整。文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外合资企业法等,并强调了外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避免无单放货的几点注意事项

    避免无单放货的几点注意事项。首先强调坚持付款原则的重要性,对于不同规模的客户都应一视同仁。其次,要求客户预付款以确保信任。同时,提供照片或装箱单作为交易的凭证。在合作货代方面,要注意验证其资质、签订正式合同并保留相关记录。货物出运后,及时索要提单和费

  • 票据市场的客户细分
  • 进口许可证的签发和有效期
  • 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