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管理 > 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时间:2024-08-23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762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历次调整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的调整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7次大幅调整。

第一次调整(1995年和1996年)

在1995年和1996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大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调整前,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调整后分为3%、6%和9%三个档次。

第二次调整(1998年)

1998年,为促进出口,中国进行了第二次调整。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提高至5%、13%、15%和17%四个档次。

第三次调整(2004年)

由于外贸出口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导致财政拖欠退税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将出口退税率调整为5%、8%、11%、13%和17%五个档次。

第四次调整(2005年)

2005年,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调整。调整内容包括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适当降低了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了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第五次调整(2007年)

2007年7月1日,中国执行了第五次调整的政策。此次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调整后,出口退税率变为5%、9%、11%、13%和17%五个档次。

第六次调整(2008年)

2008年8月1日,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其中,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第七次调整(2008年)

第七次调整于2008年11月1日实施,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适当提高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纺织品、服装、玩具)的出口退税率,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如抗艾滋病药物)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后,中国的出口退税率将分为5%、9%、11%、13%、14%和17%六个档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的定义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的定义和相关内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是出口信用机构向贷款银行提供还款保障的政策性保险,承保政治和商业风险,赔付比率为95%。其依据基础合同是出口买方信贷贷款协议,保险货币一般为贷款协议货币。保险责任包括因政治事件和商业事件导致借款人未履

  • 原产地证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原产地证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原产地证是出口国特定机构出具的证明货物为该国原产的文件,分为优惠性原产地证书、非优惠性原产地证书和专用原产地证书。优惠性原产地证书能使出口产品在进口国享受关税减免待遇,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非优惠性原产地证书包括一般原产地证

  • 进料加工出口退税政策

      进料加工贸易其实就是用外汇购买国外的进口材料,然后再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后出口,并且全过程独立承担商业风险,当然也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因此接下来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进料加工出口退税政策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 出口退税政策最新消息解读

      出口退税制度,也是每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关于出口退税政策最新消息解读是如何?  2、将润滑剂、航空器用轮胎、碳纤维、部分金属制品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  3、将部分农产品、砖、瓦、玻璃纤维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0%;  1、将现行货物

  • 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 部分商品出口退税调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