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不计算销售收入应缴纳的增值税,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退税。所以企业在收到出口货物退回的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科目
2024-12-22
搅动钢铁市场长达数月的钢材出口退税调整政策终于出台。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从4月15日起,将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板、涂镀等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为5%;普碳钢、热板、型材、盘条等钢材产品则取消出口退税。业内专家认为,此
2024-12-16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历经7次大幅调整。2004年1月1日起国家第三次调整出口退税率为5%、8%、11%、13%和17%五档。2008年8月1日第六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第七次调整就是将
2024-08-23
一项稳定外需、调整出口结构的新政将于7月1日起实施,涉及钢铁、化肥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在今年内3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之后,我国首次调整出口关税。据财政部6月22日发布的通知,7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硫酸、钢丝等31项产品的出口暂定关税,取消27项化肥及化肥原料类产品的特
2024-02-01
2008年7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从11%提高到13%;将部分竹制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取消红松子仁、部分农药产品、部分有机胂产品、紫杉醇及其
2023-12-27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外贸体制改革,保持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3年10月13日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对现行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同时,结合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
2023-11-02
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2
2023-09-18
出口退税制度,也是每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关于出口退税政策最新消息解读是如何? 2、将润滑剂、航空器用轮胎、碳纤维、部分金属制品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 3、将部分农产品、砖、瓦、玻璃纤维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0%; 1、将现行货物
2023-08-30
2、部分化学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9%或5%; 10、其他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以上商品出口退税率调整自2007年7月1日起执行。 出口企业在2007年7月1日之前已经签订的涉及取消出口退税的船舶出口合同,在2007年7月20日之前持出口合同到主管出口退税
2023-08-20
如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登记证内的内容无变化的,则不需办理变更手续,也不再需要进行年检。“当期免抵退税额”,也就是按照免抵退政策计算的当期应抵顶的进项税额,也可以理解为按企业当期出口额以所适用的名义退税率计算的名义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
2020-07-21
可以只报关不退税,一份报关单,可以选择全部退税,也可以选择部分退税。对于不想退税的商品,不需要在退税系统中录入,直接按免税处理即可。只要是出口报关的货物,如果是属于取消退税率且不属于免税产品的货物,不需要进行出口退税申报,须视同内销计提销项税额;如果是属于
2020-07-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