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张强和王芳是一对情侣,双方为筹备结婚,于2003年5月共同购买了一套价格49万余元的房产,并与房产公司签订了《上海市商品房预售合同》。所购房屋的首付款和契税等由张强支付,张强还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了组合贷款30余万元。2004年,两人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经有关部门核准,房屋产权登记在张强和王芳两人名下。房屋交付后,张强出资装修了房屋。但此后双方为琐事发生纠纷,感情破裂。分手后,两人多次协商处理共同购买的婚房未果。王芳遂诉至法院,要求根据房屋权共同共有的事实,分割系争房屋。分割方案为房屋可以归张强所有,张强须按目前平均价支付其一半即65万元。庭审中,张强不同意分割系争房屋,他认为当初购买房屋是为了结婚,首付款和契税都是自己支付的,购买时王芳提出要作为共同购买人,自己是基于双方要成为夫妻的前提才同意的。但是现在双方恋爱关系已经终止,因此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的角度,王芳都不能对房屋享有权利。
分析: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不动产的产权人以登记为准。系争房屋的权利人为张强和王芳,双方对此都没有异议,应认定该房屋为张强和王芳共同共有。共同共有人享有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因此。原告要求分割系争房屋的请求,应当予以支持。由于本案系争房屋购买的钱款(包括贷款)均由被告支付,并由被告出资进行了装修,原告王芳并没有出资。依照法律规定,在分割上应当适当考虑双方应得份额,故原告王芳要求以房屋一半的市场价进行分割的要求,与法律不符,法院不予支持。最终,法院判决该套房屋权利归被告张强所有,张强应支付原告王芳房屋产权折价款7万元。
夫妻离异后房产的分割方式。婚前房产的分割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涉及婚前个人财产购房、父母资助购房等情形,离婚时房产归属和补偿方式有法可依。婚后房产的分割则依据婚后双方父母资助购房、按揭购房等情形进行分割,同时需要注意保留个人财产的证据。
王女士与李先生二婚后共同贷款购买房屋,李先生因脑血栓住院无法言语时,王女士发现丈夫将房屋抵押并涉及多个贷款材料的情况。王女士对此提出质疑,推测可能是为家里亲戚筹集资金。然而,涉及到的李先生的女儿和前妻表示并不知情,对王女士的猜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一起赠与合同纠纷案件。方某以结婚为前提赠与汪某5000元用于其子就学费用,后双方未能结婚,方某要求返还该款项引发争议。法院判决汪某返还方某5000元。案件涉及不同意见和法律评析,最终依据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认定方某的赠与行为属于附条件的赠与,在条
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后的撤销权问题。在权利转移前,赠与人有权基于特定原因撤销赠与;权利转移后,受赠人如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不履行扶养义务或未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亦可撤销赠与。同时,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有权在受赠人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