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合理制定和实施城镇规划,促进城镇建设,加强城镇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镇,是指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本条例所称城镇规划区,是指城镇城区、城镇近郊区以及城镇行政区域内因建设和发展需要依照规划进行控制管理的区域。其具体范围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或建制镇人民政府在编制城镇规划中划定。
制定、实施城镇规划,以及在城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和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和市政设施完好的义务,并有权进行监督。
城镇规划和建设应当依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镇规划区内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民族特点、历史和现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和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确定的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和市容环境卫生事业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可以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领导。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自治县辖区内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贯彻执行有关城镇规划、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编制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指导其他建制镇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参与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可行性研究;负责城镇规划设计、市政设施建设、城镇勘察、市政测量以及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对违反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负责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责。
建制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贯彻和执行有关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本条例;参与编制本辖区内的城镇规划;受理建设项目的申请、审查和上报工作;参与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可行性研究;负责本辖区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的管理;配合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城镇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建制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城镇规划区内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自治县各级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应当持证上岗、秉公执法、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总体规划由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
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详细规划由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建制镇的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审查。
依法制定的城镇规划,未经法定程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和废止。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城镇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永久性或者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以及管线铺架设等工程建设的必须按规定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
对建设单位或个人提出的建设申请,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受理、审查和上报。对符合条件的,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上报材料的30日内核发有关证件;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在30日内予以答复。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之日起一年内未办理征拨用地手续的,或者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日起一年内未动工兴建的,所取得的证书自行失效。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当按规划要求将人行道、给排水设施、供电设施、消防设施、邮电设施、绿化设施、市容和环卫设施等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
建设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定点位置图、设计通知单进行设计,不得擅自变更。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必须经原核发机关批准。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有关证件并经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位放线,方可开工;基础工程完工后,经复验无误方可继续施工。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按原审批程序报批。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工程项目竣工后的30日内,报请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进行验收,并在验收之日起6个月内将有关建设工程资料报送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档。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应按有关规定建设并保持间距。重要地段、主要街道临街面不得修建影响市容观瞻的建筑物、设施。
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河道行洪规划,城镇规划区内不得修建影响河道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对已建成的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危害城镇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由有关部门依法责令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
已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不符合城镇规划的,由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
在规划道路红线和公共用地范围内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因工程建设确需修建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使用期满或者确需提前拆除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无条件拆除。
因建设需要在城镇规划区内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被拆迁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拆迁,逾期未拆迁的,作出拆迁决定的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制镇建设管理机构应按照统一管理、加强养护、积极改善、逐步提高的方针,确保市政公用设施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城镇道路及其附属设施,不得随意占用或挖掘城镇规划区内的主干道、次干道、区间道路以及街巷道路。确需在道路红线以内新建、改建管线,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在作业范围内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车辆、行人安全。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在城镇规划区内的桥梁、过街人行桥、涵洞等设施的安全控制范围内任意挖沙取土、堆放物料、搭建设施和进行其他危害安全的作业。
超重车、铁轮车、履带车,因特殊情况需要通过城镇道路时,经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通过,不得损坏路面。机动车辆过桥时,不得损坏桥梁设施。严禁超载、超速。
城镇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应负责本单位和房屋四周排水设施的维修和养护,保持排水设施畅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需接通城镇排水设施和变更排水条件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严禁在给、排水管道上兴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向排水设施、检查井、雨水口内倾倒垃圾以及有毒、有害物质。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城镇公共照明灯具、变压器、配电箱、灯杆、地上地下管线及其照明附属设施等均不得损坏、擅自移动或拆除,不得随意搭接或者安装其他设备。
自治县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应按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城镇街道、广场、车站、公共用地等,除按规定设置街道标牌、交通标牌、消防设施、通讯照明设施、交通站点设施、垃圾容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堆放物料、机具、渣土和设置有碍市容的其它设施。确需临时占道的,必须办理占道审批手续,并按规定交纳占道费。
临街施工一律实行封闭式作业,因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必须随时清运到指定地点,严禁随意倾倒。
在城镇规划区内运行的车辆,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准乱停乱靠。不得泄漏、遗撒运载物。
设置户外广告,必须取得《户外广告登记证》,并按登记的地点、形式、规格、时间设置发布,不得擅自更改。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讲究公共环境卫生,不得有在公共设施上涂写、刻画、张贴宣传品和晾挂物品;擅自在街道牵挂过街横幅;乱堆乱倒垃圾、污水、渣土、粪便等废弃物;在非指定地段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开办洗车场;在城区喂养家禽家畜,或在近郊区散放家禽家畜;以及其他有碍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
各类集贸市场及公共场地按规定进行清扫保洁。市场主办单位负责集贸市场的清扫保洁和废弃物清运;个体经营户负责在指定地段内设置摊点,并负责清运经营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营管理单位负责公共场所及其附属设施的清扫保洁,并设置垃圾容器;环境卫生管理单位负责清扫街道、公共厕所以及其他卫生责任区的清扫保洁。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搞好庭院绿化,保护各类树木花草的义务。不得在行道树上牵挂绳索、架设电线;在树木下面生火,倾倒有害物质;在绿地内乱扔废弃物,堆放物料;在树木上刻划,攀折、损坏花木;以及其他破坏城镇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医疗机构产生的污物、污水,生物制品单位和屠宰场点产生的废弃物,严禁混入生活垃圾,责任单位应当按规定采用专门容器处理,或委托环境卫生专业机构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统一处理。
自治县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修建市政设施,实行有偿使用。鼓励捐资捐物义务修建市政设施。
自治县鼓励城镇规划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结合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兴建城镇道路、给排水、供电、绿化等基础设施。
自治县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应当依法入库,专款专用。
凡在城镇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依照有关规定向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市政设施配套费。
供电部门收取的公共事业附加费,用于城镇照明设施的兴建、维护以及支付城镇公共照明的电费。城镇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收益的增值部分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供水部门收取的公用事业附加费,交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用于供水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违反规定的建设项目,由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在城镇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应当被责令停止建设,并处以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该行为影响了城镇规划,但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应当被责令限期改正,并根据违法建设工程造价的5%-20%处以罚款。
如果该行为严重影响了城镇规划的,应当被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建筑物,并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非法买卖、转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行为应当被吊销两证,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行为,应当被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第二十五条至第三十条规定的行为,应当被责令限期改正,并赔偿损失,逾期不改正的应当被强制拆除或没收,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第二十条规定的行为,应当被自治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应当被强制拆除。
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根据以下规定给予处罚:
拒绝、阻碍、干扰城镇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如果构成犯罪的,应当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城镇规划、市政设施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构成犯罪的,应当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自治县人民政府可制定实施本条例的具体办法。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
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的规定以及退还的相关事宜。相关规定提到,投标保证金的缴纳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可以提前递交但需合理,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关于退还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返还,除非投标人存在违规行为。不同类型的招标项目对于投标保证金
本条例旨在合理制定和实施城镇规划,促进城镇建设,加强城镇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了本条例。本条例规定了城镇规划管理的总则、机构及职责、城镇规划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建设资金的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