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盖然性,指的是有可能但不是必然发生的性质。而高度盖然性则是在无法达到逻辑必然性条件下,根据事物发展的高度概率进行判断的一种认识方法。在司法领域的民事审判中,当证据无法充分证明事实发生时,如果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已经证明该事实具有高度的盖然性,人民法院可以予以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当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提供相反的证据时,如果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对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要求。
1. 符合诉讼效益原则:有助于消除法院对案件客观真实的盲目追求。
2. 提高审判效率:法官可以根据现代自由心证的规则,结合案情对双方证据的证明力大小进行自由裁量。
3. 实现公平与正义:高度盖然性标准可以调动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积极能动性,同时保障当事人享有平等的机会。
4. 促进民事关系的稳定:避免将证明标准定得过高,导致真伪不明案件增多,使许多民事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相关的民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1. 不得违背法定的证据规则。
2. 不允许法官的主观臆断。
3. 依据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认定案件,必须达到确信的程度。
4. 不允许仅凭微弱的证据优势认定案件事实。
5. 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要求最终认定的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得出唯一的证明结论。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口头辞退录音作为证据的问题。原先,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最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录音证据只有采用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才会被排除使用。合法的录音证据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并有其他证据佐证。此外,《劳动
我国关于申请调取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包括国家有关部门保存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以及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如书证、物证、视听资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协议借款作为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定。民间借贷在社会上有很强的活力,但法律监管处于暧昧状态,处理纠纷有时困难。借款合同诉讼需证明当事人资格、借款关系存在、已偿还借款及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