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货币金融 > 国际货币 > 转让定价筹划有哪些注意事项

转让定价筹划有哪些注意事项

时间:2023-09-2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197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跨国交易不断扩大,但由于跨国公司受控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价格是人为操纵的,所以许多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税收筹划,以达到规避或最少纳税的目的,从而破坏了税收的公平性,扭曲了市场贸易。而各国税务机关在对转让定价进行调整时,一般只考虑本国的税收利益,只讲“爱国主义”,在处理转让定价问题中本着“以我为主”的态度,随心所欲地解释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公平交易原则,对不符合该国税收利益的转让定价百般挑剔,导致重复征税,使跨国企业利益受损,阻碍了资本、技术和商品的国际流通。最近,《亚太税务公报》(英文版)刊载的《税收筹划对转让定价的影响》一文,正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

双重征税问题:以我为主导致税收争议

某跨国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并通过该子公司销售在马来西亚生产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的制造成本为500美元,马来西亚将这些计算机以每台6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印度子公司,而印度子公司将零售价设定为每台700美元,同时销售费用为每台100美元。这样一来,印度子公司的销售利润为零,印度税务部门无法征收税款。印度税务机关对此提出抗议,认为该跨国公司有意将利润转移到税负较轻的马来西亚,并要求调整内部交易的转让定价为500美元。然而,马来西亚税务机关并不同意,认为如果将转让定价调整为500美元,这就等于成本价,将导致马来西亚税务部门无法征收税款。

印度税务机关的调整和双重征税问题

最终,印度税务机关调整了这一交易的转让定价,将印度子公司的应税利润调整为每台计算机100美元,并根据此进行所得税征收。原本,该跨国公司在马来西亚的账面利润为100美元(转让定价600美元减去制造成本500美元),当地税务机关已经征收了相应的税款。从整个公司集团的角度来看,实际利润也只有100美元,然而印度和马来西亚的税务机关都对其进行了征税,导致双重征税。根据OECD的转让定价调整原则,当印度税务机关调低转让定价100美元时,马来西亚税务机关应相应地调降应税利润100美元。然而,由于缺乏协商,大多数国家在这方面的规定只是空文,结果是一个国家调低转让定价,而另一个国家没有相应地降低该定价,双重征税问题最终无法解决。

跨国筹划需考虑各国利益

像马来西亚和印度税务机关一样,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问题经常引发有关国家税务部门的争议。为了纠正转让定价违反公平交易原则的问题,OECD于1979年发布了《转让定价准则》,并进行了多次修改。该准则的核心要求税收征纳双方都遵循公平交易原则,转让定价应基于可接受的市场价格。在前述例子中,马来西亚的跨国公司通过税收筹划将所有利润留在了马来西亚,这必然引起印度税务机关的反对,并导致对印度子公司进行严格的税收审计,最终调整其应税利润,导致双重征税。如果在税收筹划中能够确保印度和马来西亚的企业都有一定的应税利润,既能使两国合理分享税收权益,又能避免双重征税。因此,跨国交易的税收筹划必须全面考虑有关各国的税收利益,税务机关在进行转让定价调整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各国的利益。

转让定价问题的国际处理经验

目前来看,除美国外,各国在处理转让定价问题方面的经验还不够成熟,大多数国家仍处于立法和修改法律的阶段,尤其是在亚洲地区。韩国是亚洲第一个实施转让定价法规的国家,随后日本和印度于2001年,中国和泰国于2002年,马来西亚于2003年7月相继实施了相关法规。新加坡虽然没有专门的转让定价法,但该国的《所得税法》的某些章节对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价格进行了规定。

遵循各国法规的转让定价

利用转让定价进行税收筹划,将利润从高税收国转移到低税收国以避税,是转让定价的重要功能之一。然而,除了税收利益外,转让定价还具有其他功能,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转让定价时,必须遵循有关国家的税收法律和法规,并按规定向税务部门提供转让定价文件。首先,应根据不同国家的要求,提交不同内容的文件,因为各国的税收规定和对跨国交易转让定价申报的具体要求不同,所以提交的文件必须符合当地税务机关的要求,以免受到严格的税务审计。其次,提交的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图表说明企业集团内有关交易各方的身份和相互关系;分析关联各方的财产运用和风险承担情况;公司集团对关联各方分摊成本和分配利润的方法;公司的货物、财产和服务情况说明;转让定价所采用的方法及其说明;集团公司间的协议复印件;各关联公司的财务和会计数据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