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区别与联系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差异表现为前者是法律术语,后者则指具体犯罪行动。
它们的不同功能也说明了这点:犯罪概念着眼于解答犯罪的定义、特征以及其社会、政治本质,以指导我们在原则上区分罪与非罪;而犯罪构成则关注犯罪成立所需的具体条件和标准,进一步明确犯罪如何发生。
二者有的关系就是,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细化表述。
(1)作为犯罪概念核心要素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同样也是犯罪构成的关键因素。
(2)犯罪构成将犯罪概念及基本特征具体化,通过一系列主客观要件清晰展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使犯罪概念的法律特性得到具体体现,反映出犯罪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
《刑法》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犯罪构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犯罪主体因素:任何一类犯罪,皆需具备特定的犯罪主体作为支撑。
某些犯罪是由单个人单独完成的,那么犯罪主体即为该名个体;而另一些犯罪则是由多名人员共同参与的,那么犯罪主体便涵盖了这些人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团体若涉及到犯罪行为,将被认定为集体犯罪。
单位同样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之一。
2.犯罪客体问题:犯罪客体乃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素。
没有任何一种犯罪是不存在犯罪客体的。
犯罪之所以会对社会造成危害,首要原因便是其所侵害的犯罪客体。
如果某种行为并未侵犯任何客体,亦未触及任何社会关系,那就意味着它并不具备社会危害性,自然无法构成犯罪。
3.主观要件分析:这部分主要探讨的是行为人在何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同时,刑法对于犯罪构成的心理状态有着具体且严格的要求。
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故意与过失。
三、一下,销售假药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售卖假药这种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首先呢,它主要就是侵犯了我们国家对药品的严格管控措施,同时也损害到了很多人的身体健康权益。
从客观上来看,这类销售者就是触犯了我们国家关于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假药买卖,这些假药已经足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了。
再来说一下实施这个行为的对象吧,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可能成为售卖假药的实施者,主要有生产假药的人和售卖假药的这两种人。
最后,从他们的主观意识上来讲,大多数都是故意为之的,通常都是为了赚取利润才会这么做。
以上是关于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区别与联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根据不同情况,盗伐树木行为可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盗伐行为,法律规定需进行经济赔偿并补种树木,同时可能面临罚款、没收盗伐树木和财产等处罚。若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教唆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教唆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法律将按照教唆行为从严从重处罚。文章还介绍了教唆犯罪与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区别,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的不同,以及在一罪与数罪问题上的不同。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的问题。过失爆炸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为公共安全,客观要件包括行为人实施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要件为过失。若炸鱼行为因疏忽或过于自信导致爆炸事件,造成致人重伤、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投资平台诈骗是金融犯罪的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其定罪标准涉及诈骗数额的大小、主观故意及侵犯的客体等方面。文章还引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集资诈骗罪的处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