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得多不等于赔得多。
市场上有部分车险代理机构为了多赚取代理费,在推销车险产品时,抛出“保得多就会赔得多”的诱饵误导车主。其实,“保得多就会赔得多”是代理商的一个幌子。由于各保险公司的费用、返点不一样,某些经销商会用各种方法让车主投保一些返点较高的保险。但出险时,保险公司理赔有一套定损标准,不以保额高低作参考。
律师提示:车主在投保时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希望车辆被保障的程度。如果经济实力较强、车较好,可以投保玻璃单独破碎险、车辆划痕险等,新车一般都可以投保这些险种。而如果是国产车、车龄较大了,则可以少保一些这样的险种。在第三者责任险保额的选择上,由于交强险提高了保额,达到12万元,那么商业三责险保个20万元,保额也可达到30万元以上。但是对于新车来说,可以保得更高。盗抢险方面,如果车主的车是高端带有防盗系统的车辆可以考虑不买,而拥有普及车型的车主则需三思。”
目前,交强险是车主必须要保的险种,而其他比如车辆损失险、盗抢险、不计免赔险等都可以自由选择。
2.修多少不等于赔多少。
一些车主在索赔时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车主自行在修车厂修好了车,然后拿着收据到保险公司索赔,但有时保险公司确定的车损数额与车主的修车费用会有很大出入,索赔不到这么多修车费。
律师提示:上述情况确实会出现,这是因为部分保险公司委托修车厂查勘车辆受损情况,修车厂如果不是很正规,则会高估车辆修理费用,这时保险公司如果觉得不合理,投保人理赔会有困难。所以车主在选择保险产品时要选有实力的保险公司,这些保险公司服务能力强,理赔人员充足,还有一套规范的理赔标准,那么车主的修理费用的估算就会比较合理。”
3.价廉往往不物美。
现在许多保险中介网络将所有车险产品的价格列举在网上,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直接比较各家公司的产品价格,有些消费者会选择保险费用特别便宜的产品,但是便宜有时也会没好货。原本能够全额赔偿的东西,到最后在定损时却只能赔一部分,最后定损下来的费用和实际维修费用之间相差颇大,不得不又自己掏钱修车。
律师提示:大家都知道,车险产品越来越同质化,那么消费者通过比较价格来选择产品是很自然的。而且,车险产品如果通过普通的实体中介来销售,不可避免,保险公司给中介回扣这块会转嫁到消费者最终出的价格上,虽然行业里有规定,保险公司给中介的返点最高不超过19%,但是有些新进入的公司或者单单凭借价格拉拢客户的小公司会加大返点力度。通过网上购买,消费者可以实实在在享受到低价位,因为网络中介会将原先实体中介的返点利润送给消费者。但是消费者也要综合考虑产品的性价比,价格可以低廉一点,但是服务一定要周到,理赔速度快,理赔实力强。这样在出险的时候,才能享受优质的服务。
4.注意保单及发票的真假。
在车主挑选购买保险时,靠自己很难判断保单真伪。一些不良保险中介机构在替车主代办保险业务时,使用的保单和发票是不合规矩的假保单、假发票。
律师提示:首先,看这个保单上是否有手写的痕迹,如果有,则是假的,因为现在车险保单都是机打不是手写。其次,现在的车险发票是税务专用发票,上有水印。最后,每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上有自家公司的业务专用章。
购车时经销商不履行承诺的问题。经销商承诺提供20AH电池和行驶80-120公里,但实际上提供的电池只有17AH,行驶距离不到预期,且存在质量问题。此外,车辆的电机存在故障,多次维修仍无法解决问题,经销商甚至进行了非法改装。刹车也存在制动不良的问题,导
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能否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以及保险公司是否可直接向受害方支付赔偿金的问题。根据司法实践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可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受害方支付保险金。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使受害人能及时获
购车过程中交付的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以及相关的法律后果。定金具有法律担保性质,不可退还;而订金则不具备定金性质,可以退还。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需要明确交付的是定金还是订金,才能决定是否要求退还。
海啸和地震对车辆造成的损失在车险中的理赔情况。海啸损失在车损险的理赔范围内,而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一般不在车险理赔范围,除非是由高空坠物引起。另外,文中还列举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形,包括投保人故意伤害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