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条: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依法招标的科研项目允许个人参与投标,个人投标应适用本法关于投标人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投标人应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如果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进行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投标人应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
第二十七条: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对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如果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项目,投标文件内容应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以及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
第二十八条:投标人应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签收保存,不得开启。如果投标人少于三个,招标人应依照本法重新招标。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拒收。
第二十九条: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应成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
第三十条:根据招标文件中载明的项目实际情况,投标人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的,应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说明。
第三十一条:两个以上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应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如果国家有关规定或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联合体各方应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联合体各方应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如果联合体中标,联合体各方应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也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第三十二条: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不得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和作用。证据可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等类型。法院需全面评估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查证据间的联系及其与待证事实的关系。合适的证据对诉讼结果至关重要,专业律师可为您提供证据方面的专业服务。
教唆犯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教唆犯与实行犯的区别和并罚情况。教唆犯指通过言语等方式教唆他人犯罪但不亲自实施,根据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受到相应处罚。教唆犯和实行犯存在明确区别,并可能面临并罚情况,但只能被定罪为其中一个罪名。此外,法律对于教唆未满十八周岁的人
供应商网上开标的流程。在指定开标时间后,供应商登录系统并进入文字直播室查看开标进度。随后,他们需要查看开标一览表并处理未上传报价表的情况。核对报价后,招标方网上招标主管结束唱标过程。最后,所有投标供应商完成网上确认后,整个开标过程结束。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公证具有法定证据效力,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和文书,法院应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有强制执行效力,赋予相应文书强制执行力;此外,公证还是某些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这些作用确保了公证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公证行为提供了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