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解散的清算人应当自被确定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人成员名单向企业登记机关备案。合伙企业解散的,清算人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原企业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合伙企业注销登记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清算成员备案登记
1、 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后十五日内指定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十五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2、提交《企业备案申请表》(申请清算成员备案登记应当在清算成员被确定之日起10日内)。
2、提交执行事务合伙人或者委派代表指定的代表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书,以及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提交加盖企业印章的《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第二步 企业注销登记
1. 清算人签署的《合伙企业注销登记申请书》。
2、执行事务合伙人或者委派代表指定的代表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书,以及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 合伙企业依照合伙企业法作出的决定,或人民法院的破产裁定,或行政机关责令关闭、合伙企业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撤消的文件。
4. 全体合伙人签署的清算报告。
5. 营业执照正本和副本(遗失营业执照的,提交报纸上登载的《遗失声明》,遗失正本的交回副本,遗失副本的交回正本)。
6. 在异地设有分支机构的合伙企业,应当提交分支机构所在地企业登记机关核发的分支机构注销登记决定书。
7.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注:所有材料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须提交原件;可提交复印件的须持原件到登记部门核对。
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的管理办法。该办法规范了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行为,鼓励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并详细阐述了外资合伙企业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解散和注销等管理流程,以及合伙人退伙的相关规定。同时,该办法还涉及财务会计、税务、
个人合伙协议纠纷债务的清算问题。个人合伙协议产生纠纷时,不一定需要进行债务清算,只有在合伙企业解散时才需要清算。合伙协议应明确多项内容,包括合伙企业解散与清算等。处理合伙协议纠纷需掌握合伙的最本质特征,遵循相关规定,合伙人散伙时需先进行税款清理,再清
合伙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伙企业的资格审查、合作方式、利润分配、会计及账册保管、幼儿园事务、禁止事项、解散与清算以及违约责任。其中强调了合伙人的资格审查的重要性,合作方式中需要明确出资的折价和登记手续,利润分配应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同时明确了会计方法和
不同类型公司在解散或破产过程中财产的分配顺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解散时的财产清偿顺序各有规定,包括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税款和其他债务等。而企业破产时,破产财产的分配则需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然后按照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