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二审审判工作时,法官通常会询问当事人是否同意进行庭外调解。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同意调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原则,在明确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来区分是非。
第一百七十二条: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署,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将被视为撤销。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在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时,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审结。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需要得到本院院长的批准。人民法院在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时,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辩论权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辩论和反驳权利,适用范围为诉讼程序;而处分权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利。两者在司法程序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包括其作为双方当事人自愿放弃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法律文件的意义,以及调解书的主要内容如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要求,以及法律援助的条件和收费标准。
陕西省勉县人民法院处理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被告吴标驾驶摩托车与周荣驾驶的摩托车发生擦挂,导致原告庄敏受伤。经过调解,原被告及周荣达成赔偿协议,但被告未履行支付义务,构成违约行为。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吴标按照协议支付原告的赔偿费用,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