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二审审判工作时,法官通常会询问当事人是否同意进行庭外调解。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同意调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原则,在明确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来区分是非。
第一百七十二条: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署,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将被视为撤销。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在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时,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审结。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需要得到本院院长的批准。人民法院在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时,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中的法律依据和告知内容的重要性。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需明确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种类和幅度,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行政机关应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避免违法处罚。
治安调解书一方反悔是否可再向法院起诉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罚法》相关规定,治安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治安调解需遵循自愿原则,对事实进行调查,明确是非,通过教育和帮助当事人相互谅解解决矛盾。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民
双方协议离婚未达成一致意见时,一方反悔的情况处理方式。根据《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离婚协议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离婚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先进行调解,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时应准予离婚。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准予离婚的情形,包括一方重婚、
二审法官在进行审判工作时如何询问当事人的调解意愿。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官会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原则进行调解,并需要在明确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经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署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后生效。另外,本文还介绍了上诉案件的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