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人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大公司和富有的个人,他们的投资占总投资的99%,但不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对投资承担有限责任;而无限合伙人(又称为普通合伙人)为风险投资家,他们出资仅为总投资的1%,负责基金的实际运作,对投资后果承担无限责任。在项目产生收益后,先归还投资人的投资,超过基本收益的部分,无限合伙人可以分得20~30%。
有限合伙人作为投资者,并不直接参与基金的经营运作。他们仅以其投资额为限对基金的亏损及债务承担责任。有限合伙人的权益主要体现在对基金收益的分配上,他们有权先收回自己的投资。超过基本收益的部分,可以分配给无限合伙人,比例通常为20~30%。
无限合伙人作为普通合伙人,是风险投资基金的运营管理者。他们承担基金的实际运作风险,并对基金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无限合伙人的权益主要体现在基金的运作收益上,他们有权分配超过基本收益部分的20~30%。
有限合伙作为合伙的一种形式,具有合伙的一般特点,但并不具备法人资格,因此不被视为税法上的纳税主体。这就是所谓的税收透明。当有限合伙形式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于风险企业并获利时,基金本身无需缴纳所得税、利得税或其他税款。换言之,税法将有限合伙形式的风险投资基金的每一位投资者视为直接投资于风险企业。当风险企业获利并向风险投资基金分配利润,或者风险投资基金出售所持有的风险企业股权获得资本利得时,这些利润将被视为投资者本身所获得,投资者需要就其获得的相应部分利润缴纳所得税等税款。因此,有限合伙架构的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者能够避免重复纳税,从而降低了基金的运作成本。
解决审理合伙纠纷案件的程序问题。在合伙权利与义务明确的情况下,可一并确定各方应承担的债务份额并在裁判文书中明确连带责任。对于合伙人之间债务分担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分开审理。同时,当某一合伙人超额偿还债务时,其他合伙人均应列为诉讼当事人。在核实合伙经营
新《合伙企业法》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为多种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尤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的二元责任制度和管理结构适应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随着有限合伙的确立,传统合伙企业也
有限合伙人的竞业自由权利。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享有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业务的权利,可以自行经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普通合伙人可以在协议中约定限制有限合伙人的竞业权利,但必须明确约定。
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的问题。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有权将其财产份额进行出质和转让,但须遵守合伙协议的约定。此外,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条件包括合伙人数量、公司名称、普通合伙人以及详细的合伙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