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应否建立有限责任于无限责任相结合的合伙制度,有学者认为:我国应建立隐名合伙制度;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应建立有限合伙制度;还有学者认为:隐名合伙与有限合伙系同一种制度,我国只需建立其中之一即可。笔者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隐名合伙是一种融资关系、契约关系,并不直接涉及第三者利益;有限合伙则是一种合伙关系、组织关系,与第三人关系密切。因此,前者应作为契约关系对待,规定在契约法中;后者则应作为组织关系对待,规定在主体法中。鉴于本文仅讨论关于我国建立有限合伙的必要性,二者并存的可行性容另文具体讨论。
有学者主张在国务院制定的《风险投资管理暂行条例》中加入有限合伙是一种很现实的选择。笔者认为,有限合伙是一种商事主体。其应当在《合伙企业法》中予以规定,不应规定在国务院制定的《风险投资管理条例》中。由于我国《合伙企业法》刚颁布不久,立即修订尚不现实;同时,考虑到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确有较大差异,故我们应当借鉴英美立法模式,在充分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再制定一部《有限合伙法》。
有限合伙人的撤销权行使方式,包括撤销侵权行为、撤销受委托人的执行权以及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区别。在债务承担、关联交易、竞业禁止、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以及出资方面,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存在显著差异。
合伙人在不同国家所面临的责任范围和限制问题。美国的合伙人在合同债务方面责任扩大,而英国和我国的合伙人责任范围涵盖了合同和侵权债务,但未对合同债务与侵权债务进行严格区分。合伙人个人责任范围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有所不同,美国纽约州和英国的合伙人需要
债务执行制度的比较,具体分析了民事执行与破产制度的不同之处。破产制度旨在保障债权人平等受偿和诚实债务人解除债务压力的机会,体现了公平观念与现代人文精神。而民事执行程序则注重效率,追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此外,破产诉讼集中清理债务关系,提高诉讼效率,对合伙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