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执行法院发放债权凭证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即使通过强制执行获取的财产金额仍不足以清偿债务。
执行法院通知申请执行人在一个月内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但申请执行人在期限内未能提供或者提供的财产信息显示被执行人无财产。
债权凭证的发放仅适用于金钱给付的执行案件。
法定执行期限已到。
债权凭证的发放应遵循以下程序:
债权凭证的发放应以债权人自愿申领为原则,由申请执行人出具书面申领报告。
债权凭证的发放是执行中的重大事项,需要由三名以上执行人员进行讨论通过。
承办人填写审批表,逐级报主管院长审批。债权凭证的发放、变更登记的缴销等手续由执行机构实施,人民法庭不得办理上述事项。债权凭证发放由执行机构单独设流水号登记、建档,专人负责管理。
如果因发放债权凭证而终结执行程序,应制作并送达终结裁定。
如果债权凭证被盗、遗失或灭失,债权人应在发现之日起7日内向执行法院书面申请补办。
对于执行法院登记执行的债权凭证案件,如果经执行仍有部分未执行结算,应按照未执行部分债权数额在债权凭证上变更债权数额的记录。如果同一执行案件有两个以上申请执行人对同一被执行人共同享有债权,经全体债权人特别授权的代表,在债权凭证中登记为债权人,其受领或消灭债权的行为对全体申请执行人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同一案件有两个以上申请执行人分别对被执行人享有债权,执行法院可按申请执行人的意见分别发放债权凭证。对于集团诉讼案件的申请执行代表人,应予以登记为当然的债权人。
如果被执行人为两人以上,互负连带责任,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主债务人为债务主体,其他连带债务人为共同债务人进行登记。如果申请执行人同意主债务人和连带债务人按份履行义务,执行法院可按确定的债权份额,分别以主债务人和连带债务人为债务主体发放债权凭证。如果被执行人为两人以上,其中一人或数人负赔偿责任,经执行主债务人和连带债务人,其不足清偿部分的为赔偿责任人应承担的债务。债权凭证应以主债务人和连带债务人为债务主体,赔偿责任人为共同债务人进行登记。已履行完毕赔偿债务人的义务的,不再登记。如果同一案件中有两个以上多数的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债权凭证中债权债务主体的登记可按上述精神登记。
持有债权凭证的公民死亡或法人及其他组织终止,根据法律规定,其继承人或权利继受人可凭有关证明文件到执行法院办理债权凭证变更登记手续。如果债权消灭或者债务人为公民死亡、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且没有权利义务承受的情况,债权人应将债权凭证交还执行法院。
债权凭证不得抵押、质押和作其他担保,不能作为有价证券流通使用,不得转让。如果债权凭证发放后发生可依法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人的情况,债权人可凭有关证据向执行法院申请追加或变更被执行人,执行法院应及时登记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或变更被执行人的情况下,应将债权凭证交执行法院保管,执行法院根据执行结果办理债权凭证的变更或缴销手续。
如果申请执行人依据债权凭证申请强制执行,应向执行法院提交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证据或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执行法院应及时派员调查核实。如果申请执行人依据债权凭证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院不需要撤销原终结裁定,应由执行机构登记执行,不再另行立案。强制执行免收申请执行费,执行案件的实际支出费用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诉讼收费办法办理。现行做法是,申请执行人领受债权凭证后,其再次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不受申请执行的时效限制。
会计证的管理办法,包括会计证的颁发、申请、管理、记录、报备、档案建立、转入转出、吊销和收回等方面的详细规定。该办法旨在加强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管理,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工作水平。适用范围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会计人员。
债权凭证制度的相关内容。当金钱债权无法通过执行措施实现时,法院会发放债权凭证给债权人,证明其债权存在并明确未执行的债权数额。债权人凭此凭证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债权凭证制度能终结执行案件、减轻法院压力,促使债权人承担风险并回归责任,避免债务人逃避执行,同
财务总监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任务,包括组织会计核算和审核财务报告,进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日常检查,组织企业成本管理和压缩支出,管理企业财务制度,调配企业营运资金,以及为企业生产与发展融资。通过这些任务,财务总监确保企业财
个人制造假账的法律处罚。对于情节不严重且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将受到《会计法》规定的罚款和行政处分。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和罚金,具体处罚程度取决于逃税数额和所占应纳税额的比例。文章还强调了伪造会计凭证的法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