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之债的期限限制
时间:2025-05-02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选择之债的确立,更好的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选择之债可以对时间、方式进行选择。那么选择之债的选择权是否有期限呢?选择之债的特定又是什么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选择之债的一些法律知识,希望可以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选择之债的定义
选择之债是指在债务关系成立时,债权人有权从多个可选择的标的中选择一种给付方式。这种债务可以通过支付金钱或提供劳务的方式来履行。选择之债的例子包括商品三包制度,当出售的商品质量不合格时,买受人可以选择修理、更换或退货。在选择之债中,当事人可以选择特定物品或行为、特定物品和非特定物品,以及债务履行的期限、时间、地点和数量等。
二、选择之债的特定
选择之债的特定是指从多个给付选项中确定一种给付方式。只有在选择之债特定后,债务才能得到履行。选择之债的特定有三种方法:通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一致、通过选择权的行使,以及因为给付不能而特定。1. 因合意而特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从多个给付选项中选择一种作为债务的标的物。这种情况下,给付方式会得到明确,选择之债也会变为简单债务。2. 因行使选择权而特定:在选择之债中,享有选择权的当事人通过行使选择权,从多个给付选项中确定一种给付方式,使选择之债变为简单债务。这是选择之债特定的常见方法。- 选择权的归属:选择权可以归属于债权人、债务人或第三人。根据大多数国家的民法规定,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约定,选择权属于债务人。选择权的归属取决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也没有约定,那么选择权应根据权衡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以及保证债务顺利履行的原则,归属于债务人。- 选择权的行使:选择权的行使需要当事人以意思表示来确定一种给付方式,从而使债务变为简单债务。如果选择权属于双方当事人,那么选择权是非专属的,可以继承,也可以通过债权让与或债务承担转移给其他承受人。但如果第三人享有选择权,原则上应由第三人行使,不得转让给他人。选择权与债权有附从关系,不能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 选择权的转移:选择权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所以选择权人并非必须行使选择权,对方当事人也无权强制选择权人行使选择权。然而,如果选择权人不行使选择权,导致选择之债因为给付不能确定而无法履行,各国法律规定选择权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否则选择权将归属给另一方当事人。如果选择权行使没有确定期限,当清偿期限到来时,没有选择的当事人可以给予选择权人一个合理的期限催促其行使选择权,如果选择权人仍然没有行使选择权,选择权将归催告方当事人所有。当第三人享有选择权时,如果第三人不能或不愿意行使选择权,选择权归债务人所有。不能选择是指第三人因疾病、不在或其他障碍而无法行使选择权;不愿选择是指第三人虽然能够行使选择权,但不想行使选择权。当第三人不愿选择时,应该将这一意思表示表达出来,此时无需等债权到期清偿,也无需当事人限期催告,债务人即享有选择权。- 选择的效力:根据选择权人的选择,选择之债变为简单债务,但不一定是特定债务。如果所选的给付物是以种类指示的,那么履行仍然需要根据种类债务的相关规定进行特定。选择的效力不仅适用于未来发生的债务关系,也适用于债务关系发生时的情况。例如,如果债务人由于应负责的原因导致给付不能,债权人仍有权选择要求赔偿因为给付不能而遭受的损失;债务人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如果债权人应负责的原因导致给付不能,债务人仍有权选择已经不能给付的方式,从而免除其债务。3. 因给付不能而特定:给付不能会对选择之债产生以下几种影响:- 如果多个给付中只有一个给付不能,而剩下的给付仍有多个可供选择的选项,那么选择之债仍然存在于剩下的给付之上。- 如果多个给付因为给付不能只剩下一种给付,由于选择权已无法行使,这种选择之债将变为简单债务。- 如果多个给付全部因为给付不能而无法履行,那么适用法律关于履行不能的规定进行处理。因为给付不能而导致选择之债特定的情况属于前述第二种情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的区别
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的区别。简单之债是指债务的标的是单一的,当事人只能就该种标的履行债务,没有选择机会。选择之债则是指债务的标的为两项以上,当事人可以从中选择一项来履行债务。文章通过实例解释了两种债务的不同之处,并指出选择之债中可选择的内容包括物或行为
-
协商管辖的限制
协商管辖的限制,包括适用案件类型、适用审级、表现形式和法院选择等方面的限制。协商管辖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合同纠纷,并且必须以书面协议的方式进行。同时,协商管辖必须符合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选择的法院必须在特定范围内。此外,还介绍了协商管辖的概念及相
-
债权的法律解释和分类
债权的法律解释和分类。债权是债权人要求债务人进行某种行为或不进行某种行为的民法上权利。债权的产生原因包括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消灭原因包括清偿、提存等。债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法定之债与意定之债、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等。
-
按份之债的成立要件
按份之债的成立要件,包括当事人双方至少有一方为多数、给付基于同一原因、标的物必须可分以及当事人依一定份额享有债权或负担债务。按份之债常见于多人合作或共同承担某项任务的情况,如合买房屋或合伙经营等。
-
选择之债确定权的含义是什么
-
汽车配件三包期内更换的赔偿问题
-
简单债务的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