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全通秀丽码头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与被告:广州市**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于2000年7月18日签订了一份《聘用船员协议》。根据协议,**公司聘用**公司的船员作业于珠江三角洲、广州、黄埔、东莞、蛇口至香港之间。
根据协议第三条约定,船员上船后按职分工,各负其责。甲方负责安排统一指挥船舶,除黄埔码头或码头吊机造成的损失外,由甲乙双方按责任负责。如因船员操作失误造成船舶或货物损坏所产生之责任及经济损失,由乙方负责。
协议第五条约定,船员之工资及人身保险工伤福利由乙方负责,船员之劳务费由甲方负责。
第十条约定,船舶各设备的一、二、三级的日常保养由船员负责,三级以上维修及船舶管理由甲方负责。甲方船舶必须投保。
根据协议约定,由于船员操作失误造成船舶或货物损坏所产生之责任及经济损失,由乙方即**公司负责。
2000年12月28日,“资-达”轮在广州港大虎水道与德庆**公司所属“粤德庆货3338”轮发生碰撞,造成“粤德庆货3338”轮翻沉,2人死亡。根据海事调解协议书,确认“资-达”轮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赔偿、货物损失、船舶损失和打捞费共计479165.2元。**公司承担80%,即383332.16元。
根据以上合同条款和案情,涉案“船员聘用协议”属于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动关系范畴的雇佣合同。根据民法及合同法的一般原理规定,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因船员操作失误造成船舶或货物损坏所产生之责任及经济损失,由劳务公司即乙方负责。这样的条款不构成显失公平,是有效的合同条款。
然而,由于船员操作失误造成船舶或货物损坏所产生之责任及经济损失可能是非常巨大的,承担这种责任、风险和损失相对于劳务公司所获得的利润或报酬来说是非常不相适应的。因此,劳务公司同意签订这样的条款是非常不明智的,应当引以为戒。
光船租赁中船舶保险的责任方问题。在光船租赁期间,承租人应购买船舶保险并承担相应费用。光船租赁的特点是标的船舶没有配备船员,承租人负责配备船员、调度和营运,并承担除船舶保险费用之外的所有费用。合同中还包括船舶担保物权问题和船舶设备仪器的责任分担等条款。
定期租船合同中的船舶营运管理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规定,定期租船合同中,出租人提供船舶,承租人负责船舶运营管理并支付租金。合同内容包括双方名称、船名等,并涉及船舶管理责任分享和费用分担。出租人负责船舶营运管理和航行安全,而承租人负责商业使用,
1997年10月27日,**公司与**迪高谷物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后者购买12,000吨散装黄豆-粕,约定货物价格为中国蛇口或赤湾港CFRFO每吨2806美元,加开立信用证期间的利息后,每吨2866美元;装运期限为1997年11月6日至12月6日。之后,**公司按发票单价每吨2866美元计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