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是福建省永定县龙潭中学的学生。2002年8月31日,陈某支付了19元的保险费给龙潭中学。龙潭中学作为投保人与中国**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龙岩中心支公司签订了人身和医疗保险格式合同。该合同中规定了保险公司的免责事由,即对于被保险人支出的医疗、医药费用中依法应由第三者赔偿的部分,保险公司不负责给付保险金,但肇事者逃逸或无赔偿能力的除外。被保险人包括陈某在内的共有397人。2002年10月14日,陈某在乘坐三轮摩托车时被大货车撞伤。陈某被送入龙岩市人民医院治疗,肇事方赔偿了陈某的医疗费用50657元。出院后,陈某以保险合同为依据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支付保险金的责任。
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龙潭中学作为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在保险期间内,陈某被撞伤,有权根据合同要求保险公司赔付医疗保险金。保险公司以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为由主张抗辩。然而,该格式条款违反了公平原则,因此无效。基于此,新罗区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应在限期内支付陈某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3000元和住院医疗保险金7492.48元。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否有效。根据法律理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合法成立的合同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然而,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条款是没有约束力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68条的规定,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支付保险金后,不得追偿第三者。但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因此,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享有向侵权人和保险公司要求赔付的权利。作为法定权利,该权利不得被剥夺。根据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不得免除自身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否则该条款无效。在本案中,保险公司作为格式合同的提供方,应根据公平合理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保险公司在免责条款中排除了陈某在获得侵权人赔偿后,依法仍享有向保险公司要求支付保险金的权利,因此该条款无效,对合同当事人不具备法律效力。陈某仍然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支付约定的医疗保险金。
过失犯罪的保险赔偿问题,主要讨论了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原因,包括投保人隐瞒病情和虚报职业工种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保险法》对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和保险人的责任进行了规定,并强调保险人有义务向投保人详细说明保险合同条款内容。投保人应如实告知相关情况,
死亡保险合同中关于自杀条款的细节。通常,保险合同保障的是因外部因素导致的死亡,自杀属于被保险人自愿行为,不属于保险事故的不确定性范围。若被保险人在签订合同时已有自杀意图,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合同签订后满两年后发生的自杀行为,符合保险事故的
自杀及自杀条款的概念、性质与意义。自杀条款是保险合同中对于保险人在一定期限内故意自杀导致的死亡不负给付保险金义务的约定,作为寿险合同的免除责任条款。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退还已支付的保险费。保险业将自杀列为除外责任,是因为
农作物种植保险合同条款,包括保险标的、保险责任、保险期限、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等。文中详细说明了保险单的具体内容,如作物种类、种植时间和地点、保险面积等。此外,还介绍了小麦雹灾险的保险标的范围、保险责任、责任免除、赔偿处理等。合同涉及被保险人义务、争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