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以下简称救捞局)
**公司(PEOPLEASIACORP.)
**源投资有限公司(GRANGSOURCEINVESTMENT.LTD.以下简称**源公司)
**公司所属巴拿马籍“南宝石”货轮(M/VSOUTHERNOPAL)装载**源公司所有的散装瓷土6,916.6吨,从湛江开往基隆。1994年6月7日途经上川岛附近海域时遭遇海难。救捞局接到广东省搜救中心的指示前往救助。救捞局所属“德-跃”轮赶赴现场,但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未能靠近难船。
救捞局收到**航运有限公司代表**公司委托救助的电传,表示同意以无效果无报酬方式救助。6月9日,救捞局成功将难船上的人员转移到“德-跃”轮上。随后,“穗救206”轮和“穗救209”轮也加入救助行动。经过数天的努力,难船于6月20日扳正至14度。
整个救助过程中,共投入救助船只14艘、人员52名,以及75KW发电机、电动绞车、拉力机、空压机等设备一批。
共同海损的定义、分摊计算方法和构成条件。共同海损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而采取的牺牲和支付的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分摊根据各受益方的分摊价值比例进行。共同海损的构成需满足同一航程中的财产遭遇共同危险、共同海损措施有意且合理以及牺牲和费用需
船舶碰撞事故的处理程序。发生碰撞后,需采取紧急措施了解概况并报告。处理船体破损和油污染时,需采取措施减少进水、组织排水和堵漏,并处理火灾和油污染。对于人员伤亡和沉船,需立即抢救和施救,维持通航秩序和进行信息交流。航行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主辅机情况、
海难救助的定义、概述、管辖规定以及构成要件。海难救助是指在任何水域中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等进行救助的行为。管辖规定包括专属管辖、地域管辖和有管辖权争议案件的管辖。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包括救助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被救物必须是法律所认可的救助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时,救助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救助人不承担责任,损失应由侵权人承担。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遭受损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加害人赔偿或受益人适当补偿。同时,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否违法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正当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