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损保证金是由货方提供的现金担保,用于分摊共同海损。根据《北京理算规则》,保证金应交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损理算处,以保管人的名义存入银行。根据《1974年规则》,保证金应以船舶所有人和保证金交付人指定的代表的联合名义,存入经双方指定的银行,开立特别账户。保证金的使用由理算人决定。保证金的提供、使用或退还,不影响各方的最终分摊责任。保证金若产生利息,属保证金交付人收益。若保证金超过最后确定的分摊金额时,应将其金额退还给保证金交付人。《1994年规则》对此也做出了同样的规定。
海损担保函是由货物保险人签署的书面文件,用于保证分摊共同海损。在发生共同海损后,收货人可以请求货物保险人向船舶所有人提供此种担保函,以便及时提取货物。根据担保函,货物保险人保证支付经过恰当理算的共同海损的损失和费用的分摊额。海损担保函有两种形式:限额担保函和无限额担保函。
限额担保函是保险人以对被保险人应赔付的金额为限而出具的书面保证。根据限额担保函,若分摊金额与货物保险金额相等或小于保险金额,则保险人全额赔付货方应摊付的共同海损分摊金额。若分摊金额大于保险金额,则保险人按保险金额与分摊金额的比例赔付分摊金额,超过部分由被保险人自负。船方一般不接受这种限额担保函,因为船方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无限额担保函是保险人对该项货物的共同海损分摊金额予以全额赔付的书面保证,不论货物保险金额大小。在无限额担保函下,如果共同海损分摊金额超过货物保险金额,则保险人向船舶所有人全额赔偿后,可向被保险人收回超过保险单责任的部分。为了确保向保险人收回这部分数额,保险人提供无限额担保函时,要求被保险人签署一份反担保函。反担保函的作用在于保证将保险人超过保险单责任而赔付的共同海损分摊金额退还给保险人。
船舶共同海损的分摊计算方法。根据船舶在航程终止时的完好值、实际价值及共同海损牺牲金额来计算。货物共同海损的分摊根据货物价值加保险费减去不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金额和承运人承担风险的运费来计算。运费共同海损的分摊则根据承运人承担风险并有权收回的运费,减去为
未成年人打人造成他人重伤的取保候审申请相关问题。包括申请主体、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形、申请和决定程序以及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其中,保证方式包括保证人担保和提供保证金。文章详细解释了取保候审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包括船舶牺牲和货物牺牲。船舶牺牲是指在采取共同海损措施时,船舶或船用物料遭受的损失,如扑灭火灾、切除残损物、有意搁浅等导致的损失。货物牺牲是指在共同海损措施下,船上所载货物遭受的损失,如抛弃货物、货物湿损等。共同海损牺牲的认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