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商法》的规定,赔偿责任限制是指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对财产或货物灭失、损坏以及人身伤亡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额。为了促进水路运输业的发展,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对赔偿责任限制做出了相应规定。
根据1924年制定的《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简称为《海牙规则》),承运人对每件货物或每一旅客的赔偿责任限制为100英镑。然而,由于英镑贬值,这一限额已经不合理,并且与航运业的发展现状不相适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1968年在布鲁塞尔签署的《修改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的协议书》(简称《维斯比规则》)于1977年6月23日起生效。根据该协议书,赔偿责任限制的最高金额改为10000法郎,或者按货物毛重每公斤30法郎计算,以较高者为准。法郎是指一个含有纯度为千分之九百的黄金65.5毫克的单位。
为了适应现代运输方式的发展需求,《维斯比规则》还特别设立了一条集装箱条款。根据该条款,如果提单中载明了集装箱、托盘或类似装运工具内的货物包数或单位数,那么这些包数或单位数将被视为可以限制赔偿责任的依据。如果提单未载明集装箱内所装货物的包数或单位数,则集装箱将被视为一件货物。
共同海损制度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共同海损牺牲和共同海损费用。
共同海损牺牲包括以下情况:抛弃货物、为扑灭船上火灾而造成的货物和船只损失、割弃残损物造成的损失、有意搁浅导致的损害、机器和锅炉的损害、作为燃料使用的货物、船用材料和物料,以及在卸货过程中造成的损害等。
共同海损费用包括以下项目:救助报酬、搁浅船舶减载费用及由此造成的损害、避难港费用、驶往和在避难港等地支付给船员的工资及其他支出、修理费用、代替费用、垫付手续费和保险费,以及共同海损损失的利息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相关要求。文章强调了学习海商法的重要性,要求各级人民法院组织广大审判人员学习并深刻理解海商法条文的立法精神。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宣传海商法、适用海商法、再审案件以及特殊情况下的适用法律等方面的
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中财产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请求人可以要求赔偿船舶碰撞或触碰造成的财产损失,以及相关费用和损失。赔偿方式包括恢复原状和折价赔偿。文章详细阐述了船舶全损赔偿、部分损害赔偿以及其他船舶损害赔偿等内容的计算方法和标准。除此之外,还涉及船上财
运输合同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其运输方式、程序以及租船运费的支付和税费的计算。运输合同涉及从主要港口进出口的货物,运输方式包括整船运输和租船运输,其中租船运输分为定程租船、定期租船和光船租船。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运输程序,包括客户询价、了解装港和卸港时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新规定。随着形势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海事法院受案范围进行了重大修订,增加了45项案件类型,涵盖传统航运贸易和新出现的民商事纠纷、海洋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案件。各级法院需准确理解并贯彻实施新规定,最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