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私法 > 国际私法类别 > 民事关系 > 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区别

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区别

时间:2025-09-06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1918

涉外行政诉讼的特点

涉外行政诉讼的涉外性主要表现在诉讼当事人具有涉外性的因素,但相对比较单一。涉外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中,只有原告或者第三人可以是外国人,而被告则只能是我国的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此外,涉外行政诉讼中的行政争议必须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因为我国的行政权只能在我国的主权范围内行使,所以涉外行政争议不可能发生在国外。

涉外民事诉讼的特点

涉外民事诉讼的涉外性则表现为多样性。涉外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中,原告、被告或者第三人任何一方都可以是外国人,甚至所有的当事人都是外国人。此外,涉外民事诉讼的涉外性还包括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有关的法律事实至少有一项发生在国外,或者民事诉讼的标的物在国外。民事纠纷既可能发生在国内,也可能发生在国外,因为民事权益是可以随着人身和财产的变动而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时,适用该法。他们在行政诉讼中享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如果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委托律师代理诉讼,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区别

    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区别。涉外行政诉讼的特点表现为诉讼当事人具有单一涉外性,当事人中仅有原告或第三人可能为外国人,且行政争议必须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涉外民事诉讼的涉外性更为多样,当事人及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有关的法律事实可能涉及外国人。根据

  • 股权转让是否有法定期限?

    行政诉讼法在我国被认为是一种司法审查制度,与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有着重要的区别。行政诉讼法确立了法院对不法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纠正的制度,以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怎么分类

    特有原则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与刑事、民事诉讼特别是与民事诉讼相区别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界的一般观点,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包括: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当事人诉讼法律地位平等原则;使用本民

  • 直接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是什么

    在民事诉讼中,如合同纠纷中的书面合同,订货合同中的样品,对案件事实亲自耳闻目睹的证人作的证言等。在行政诉讼中,亲眼目睹违法活动的证人证言,当事人对自己违法行为的的陈述,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现场检查笔录、罚没款收据,扣押物品清单等,都是原始证据。

  • 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是什么
  • 罚款罚金的实质性区别
  • 逮捕和拘留的区别
国际私法类别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