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鉴定流程详解
时间:2025-03-11 浏览: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社会与精神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现在许多职业都会有患职业病的风险,而针对这种情况国家规定劳动者在患职业病之后可以通过职业病伤残等级鉴定确定损伤程度,并获得工伤保险的理赔。如果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怎么做? 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1. 专家组成员的抽取和鉴定意见提出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从其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将提出鉴定意见。
2.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作出和送达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在必要时,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相关诊断。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需要,可以延长30日作出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对工伤鉴定结果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1. 向省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检
如果对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伤残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天内向省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检。
2. 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将被视为最终结论。
3. 再次鉴定所需材料的提交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请再次鉴定时,除了提供第一次鉴定申报的材料外,还需提交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结论的原件和复印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过了工伤认定期限后的处理方式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的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工伤认定的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而非法院。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的层级规定以及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和细节,包括用人单位应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所需的材料和流程,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工会组
-
职业病鉴定流程详解
职业病鉴定流程的详细步骤。文章指出劳动能力鉴定包括专家组抽取和鉴定意见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作出和送达等步骤。同时,对于对工伤鉴定结果不满意的情形,提供了向省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检、向更高一级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等处理方式。
-
专业律师解读听力职业病鉴定新标准
员工在工作环境中可能会遭受职业病的影响,如果确诊患有职业病,员工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职业病听力的赔偿流程如下:员工应按公司的职业病防范措施进行防范;当员工发现职业病症状时,应到相关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拿到诊断证明书后,员工需在15天内向公司人力资
-
工伤赔偿的流程有哪些
-
探讨工伤认定时间期限的重要性与合理性
-
解析职业病赔偿流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