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 >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个人所得税征免规定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个人所得税征免规定

时间:2025-05-11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5016

第一条:一次性补偿收入的征免范围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财税》第一条的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该部分的补偿收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相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计征方式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获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根据第二条规定,考虑到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并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计算。具体平均办法是,将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第三条:一次性补偿收入中可扣除的社保费用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财税》第二条的规定,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可以扣除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个人所得税计算基数和税额的计算

根据公式(员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等总金额-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X3-实际缴纳的社保及公积金费用)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得出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基数。然后,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缴纳的税额。

破产企业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财税》第三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时,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获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以上补偿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 试用期怀孕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试用期内怀孕的公司员工是否可以解雇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给予法律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非法解雇将面临赔

  •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产生的法律隐患和风险。包括用人单位需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员工失业损失赔偿问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问题、试用期不合格员工的处理、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单位因未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需承担的责任

  •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