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诉讼 > 一、反悔权与合同撤销权的比较

一、反悔权与合同撤销权的比较

时间:2025-03-08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4436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一些网购、团购、电话购物等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消费购物的主流方式,但是这些新兴的消费方式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因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烦,人们买了与自己所购需求不一致的产品抑或假冒伪劣的次品等因此而受到的损失能否得到救济就是最常见的矛盾纠纷之一,那么反悔权与合同撤销权之间是什么关系?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作答!

1.1 反悔权与法定客观事由的区别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必须有法定客观事由,如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而反悔权则不需要这些客观因素。

1.2 反悔权与第三方参与的区别

享有撤销权的一方不得擅自主张合同变更或撤销,必须请求第三方参与,如法院或仲裁机构。而行使反悔权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向经营者主张权利,无需借助第三方。

1.3 反悔权与存续期间的区别

《合同法》规定撤销权的存续期间为一年,而反悔权的存续期间根据消费合同类型和缔结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二、反悔权与《产品质量法》上的退货权的区别

2.1 权利性质上的区别

退货权是一种损害救济权利,只有在消费者受损害后才能寻求法律救济。而反悔权是消费者对冲动消费损失的一种挽回,无论消费者权益是否受到损害,都可以行使该权利。

2.2 举证责任上的区别

退货权需要由当事人一方承担举证责任,而反悔权没有举证的问题。

2.3 违约责任上的区别

退货权涉及到违约责任或损害赔偿责任,而反悔权只会导致相互返还的效果。

三、反悔权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自主选择权的区别

3.1 权利性质上的区别

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有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商品品种以及购买与否的权利。而反悔权是合同履行完毕后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退货的权利。

3.2 权利消灭条件上的区别

自主选择权在合同物特定化后消失,而反悔权的消失只有法定期间届满或消费者过错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四、反悔权的适用范围

反悔权并非普遍适用的制度,而是作为例外存在的。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在规定反悔权时,限定了其使用范围和反悔期限,以防止消费者滥用权利,给经营者带来额外负担,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我国目前适用反悔权制度的范围包括上门销售、电视直销、邮购买卖、网上交易、团购等,以及先交钱后签合同的消费行为。在立法和修改法律规范时,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短期内不宜扩大反悔权制度的使用范围,以稳定市场交易秩序,培养诚实信用的交易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五、我国立法现状及完善反悔权的建议

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并没有专门规定反悔权制度。虽然一些地方性法规曾经有过类似的条款,但后来被删除或未能取得新的突破。因此,为了完善我国的反悔权制度,以下是建议:

5.1 加强企业行会自律

反悔权制度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但仅依靠反悔权是不够的。应依靠更规范的交易行为、严格的监管以及经营者的自律来保护消费者利益。

5.2 建立消费者小额诉讼制度

司法程序复杂繁琐,耗时耗力,成本高,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建议在诉讼部门建立消费者小额诉讼制度,将举证责任适当分配给经营者,以减轻消费者举证困难,充分保障消费者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撤销附义务赠与合同时效是多久,到底能否撤销

    撤销附义务赠与合同的相关问题。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对于附义务的赠与合同,受赠人必须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撤销权的行使时间有限制,赠与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同时,《合同法》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但如果

  • 被迫签订有欺诈性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中国法律对于欺诈性合同的撤销问题。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因重大误解或不公平订立的合同,尤其是通过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撤销权的消灭情况,以及在合同纠纷中如何保存证据和举证责任。

  • 举证责任倒置的意义与适用范围

    举证责任倒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通常情况下,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但在特定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消费纠纷中,消费者常面临提供证据困难的问题,如仅凭信誉卡作为证据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应该让具有专业知识的经营者提供安全

  • 合同保全制度的目的和利益

    合同保全制度的目的和利益,包括保护债权人利益、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导致债权无法实现的功能。中国《合同法》规定了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有效防止债务人的不正当减少财产和逃债行为,为解决“三角债”和“讨债难”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合同保全制度在保障债权实

  • 艺人合同的无效申请
  •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 消费者维权途径及注意事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