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罚金标准及裁量权
时间:2025-05-07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些案件的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了之后,主动的掩饰隐瞒相关的情节或是将破案的证据掩饰隐瞒,让警方难以破案找到犯罪嫌疑人。后来通过警方不断调查进行破案之后,当初掩饰隐瞒的人也被发现了。关注手心律师网,了解更多知识。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法律规定如下:1.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 如果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或者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达到十次以上,或者达到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或者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属于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或者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罚金数额的裁量权
根据刑法第五十二条,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法官在裁量罚金数额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价值总额;2.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行为次数;3. 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属于哪些特定领域,以及其价值总额;4. 掩饰、隐瞒行为对上游犯罪的影响,以及造成的损失和后果;5. 其他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严重后果。根据以上因素,法官将决定罚金数额,一般情况下不低于一千元。注意:对于涉及机动车、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司法解释已经对“情节严重”进行了具体规定,具体判罚依照该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罚金标准及裁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罚金标准及裁量权。根据犯罪情节,罚金数额有所差异,涉及的因素包括犯罪所得的价值总额、行为次数、对上游犯罪的影响等。法官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决定罚金数额,一般情况下不低于一千元。对
-
掩盖犯罪证据的构成要件及立案标准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及其立案标准,以及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争议和程序上的分歧。构成要件包括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并通过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方式掩饰、隐瞒。根据刑法修订内容,处罚力度加重,主观范围缩小。实践中存在关于
-
清洁工盗窃案:盗窃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清洁工高某在打扫社区时,发现大量未拆封的书籍并将其卖掉,是否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六)》的规定,低价购买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是构成犯罪的,强调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应贪图便宜购买明知犯罪所得物品。
-
不知情收取赃物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标准
不知情收取赃物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情,则不会构成犯罪。若知情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或收益,则构成犯罪。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所得数额和情节不同,可采取不同的刑罚方式,包括判处罚金刑、管制刑、拘役刑和有期徒刑等。法律依据为《
-
从犯量刑比例是多少
-
外汇洗钱1个亿怎么判
-
不知道用支付宝账号帮别人转账是犯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