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2025-04-29
敲诈勒索罪未遂与既遂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未遂指犯罪分子未实际占有被勒索财物,既遂则是已经占有。未遂犯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敲诈勒索罪的相关规定及犯罪未遂的特征。
2025-04-17
强卖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强迫交易罪、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和构成要件。接着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指出汤某和高某的行为并不符合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而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应当对其进行定罪和量刑。
2025-04-04
敲诈勒索既遂和未遂的区别以及涉及的相关法律规定。犯罪既遂的敲诈勒索行为将面临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刑事责任,而未遂案件则参照既遂案件处理,并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指向并证明敲诈勒索罪的证据种类以及如何应对和收集证据。最后,涉及恶势力性
2025-03-13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的本质区别。两者在威胁内容、暴力程度、取财手段与方法、数额程度、受害人体验、结果状态、犯罪客体指向以及手段行为实现的时空距离和取得财物的形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抢劫罪侵犯的是人身和财产的双重客体,具有当场实现的可能性;而敲诈勒索罪侵犯
2025-02-25
抢劫、敲诈勒索和寻衅滋事是三种不同的犯罪行为。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或将财物抢走。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
2024-12-28
在实践中,有些犯罪分子假冒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通过敲诈勒索他人财物。敲诈勒索罪与招摇撞骗罪有以下区别:1.行为特征不同,招摇撞骗罪以骗为特征,敲诈勒索罪以威胁或要挟为
2024-12-26
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都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刑事犯罪,但两者的犯罪构成是不一样的,所以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是不一样的。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都有非法勒索他人财务的目的和行为,都采取了一定的要挟方式迫使对方不得不交出财物,二者区别在于:。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
2024-11-21
敲诈勒索和诈骗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其特征包括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使用骗术使财物所有人产生错觉并“自愿地”交出财物,以及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直接故意。而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
2024-11-15
抢劫罪侵犯的是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范围明显要广,还包括公民的名誉权等。如果行为人以当场或事后诋毁他人名誉相威胁,就构成敲诈勒索罪,而非抢劫罪。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虽然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都会受到刑罚的处罚,无论你构成了哪一个罪
2024-10-11
辩护律师在敲诈勒索罪案件中的辩护词应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明确标题;其次,明确辩护权的根据和辩护发言的根据,并简要但明确地概述辩护意见;然后,具体写明辩护事由和法律依据
2024-07-26
一是犯罪的目的的不同。前者以勒索被绑架人的财物、扣押人质为目的,后者以出卖被绑架的妇女、儿童为目的。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如欺骗威吓某人当场交出财物,而威吓的内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为内容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如威吓的内容是以
2024-07-09
并不一样,敲诈勒索罪与放高利贷的区别主要有:法律适用不同、犯罪形式不同等,对于敲诈勒索罪的认定一般是犯罪嫌疑人还存在恐吓或者要挟的行为,而放高利贷一般只是利用高额利息来获得收益的行为。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
2024-07-03
抢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被害人不敢或不能反抗而当场取得财物,这是抢劫罪区别于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的特征。本案被告人符之全及其同伙持枪在东线高速公路营运的大巴车上抢劫,其社会危害性是极大的,如认定为敲诈勒索罪,难以
2024-06-04
行为人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就构成了敲诈勒索罪的既遂。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因此正确区分两罪的关键是:如果是当场施加暴力相威胁强迫当事人将来给付财务的就是敲诈勒索罪;如果是当场施加暴力相胁迫并且当场劫取财物的,按照抢劫罪定罪
2024-05-22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