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法律法规 > 行政复议法的保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行政复议法的保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5-05-18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25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自199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该法确立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制度理念,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欢呼。主流学者曾经指出:《行政复议法》的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该法确立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制度理念,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欢呼。主流学者曾经指出:《行政复议法》的颁行,是我国政府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面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强化对行政相对人请求的保护

《行政复议法》相较于《行政复议条例》在保护行政相对人请求方面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进一步扩大了请求救济的范围。这给了老百姓很多方便。此外,该法还在以下八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行政相对人请求的保护。

扩大请求救济的范围

行政复议法进一步扩大了请求救济的范围,使更多的行政相对人有机会获得救济。

设定申请期间的意义

行政复议法对申请期间的设定具有深远意义,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来申请复议。

拓展选择复议机关的空间

行政复议法进一步拓展了选择复议机关的空间,使行政相对人能够更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复议机关。

灵活的申请复议方式

行政复议法使申请复议的方式更加灵活,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方便快捷的复议审查

行政复议法确保了复议审查的方便快捷,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更高效的救济途径。

重大突破的举证规则

行政复议法在举证规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更公正、合理的举证要求。

尊重申请人撤回申请的意愿

行政复议法尊重申请人撤回申请的意愿,使行政相对人能够更自主地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复议。

进一步强化救济措施

行政复议法进一步强化了救济措施,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全面的保护。然而,多年来的复议实施实践却让人们多少感到失望。一方面,许多人的申诉未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权益而专门设计和改革的复议制度出现了公信力下滑和力量闲置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有三个重要原因影响了复议制度的健康发展。

庸俗的官官相护观念作祟

一些复议机构的工作人员担心得罪本系统的其他官员,日后难以合作。加之我国上下级行政机关实行领导和服从关系,下级所作出的许多行政行为都事先向上级机关请示过,一旦出现违法,下级就千方百计做工作,要求上级网开一面。这导致复议机关徇私枉法。

缺乏独立性的复议机构

负责复议的机构一般设在行政机关内,是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缺乏独立的意思表示能力和责任能力。虽然复议机构直接接触并且最了解案情,但他们不得不听命于只听汇报不问案情的行政首长,导致出现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情况。

复议机构工作定位错误

复议机构隶属于行政机关,人员属于公务员,因此更习惯以行政的方式而非司法的方式、以行政的程序而非司法的程序、以内部监督的姿态而非救济的姿态来履行法定的复议义务。加上有些人员法律素养不高,复议工作专业性不强,书面审理缺乏公开、透明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复议机构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急剧下降,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综上所述,虽然行政复议法在保护行政相对人请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复议制度的健康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复议制度的效能和公信力,需要进一步解决庸俗的官官相护观念问题,加强复议机构的独立性,并正确定位复议机构的工作职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问题。行政不作为定义为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职责的消极行为。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复议职能,并需承担一定的行政复议任务。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向直接管理该

  • 申请复议的自然人死亡,行政复议终止

    申请复议的自然人死亡时行政复议的终止与恢复条件。当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代为申请,并在六十天内参加复议以恢复程序。若无近亲属或未在规定时间确定参加,复议将终止。同时,第三人可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和第三人亦可委托代理人参加复议。

  • 行政复议申请书应载明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行政复议申请书应包含的具体内容,包括申请人基本情况、被申请人名称、行政复议请求和主要事实和理由、签名或盖章以及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文章强调申请人应提供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被申请人的名称应使用正式名称,同时围绕行政复议请求写明事实和理由。文章还指出,对

  •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和特征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和特征,包括其名义、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身份以及申请要求。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身份和认定方式。

  •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
  • 听证程序
  •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该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