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报告的使用和阅读,同时也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效果较差。以下是主要问题的分析:
目前审计结果报告的内容较为单一,主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过于强调数据和罗列数据,而缺乏理性分析。同时,报告中使用了较多的专业术语和技术词汇,甚至出现了冷僻的行话术语或模棱两可的文字。这增加了报告使用者的阅读和理解难度,降低了报告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利于审计成果的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当是精简高效、干净利落的行政公文,但目前报告的内容过多,使用者往往来不及全部阅读或者忘记了前面的内容,无法抓住报告的重点。同时,报告中还存在较多的冗词赘句,将财政财务收支报告中的内容也纳入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增加了内容的冗余,降低了报告的可读性。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评价依据不充分,评价内容过于笼统。审计评价往往只对单位进行评价,而不直接对责任人进行评价,同时评价内容过多,导致评价目的不明确,结论性意见含糊。缺乏具体详细的评价量化指标,无法明确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影响了审计质量,也让报告阅读者感到疲劳,无法起到评判和参谋作用。
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中没有预先考虑确定重要性水平,将审计的内容和问题全部披露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给报告的使用者带来误导或产生误解。忽视了一些重要的内容和严重的问题。例如,将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决策事项不分大小,全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内容,导致报告的重点不突出,阅读者不感兴趣。将不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分管单位存在的账务处理不规范的问题写进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这类问题看上去金额很大,会给报告阅读者产生误解。
为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可读性,以下是一些对策:
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对管理和监督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重要意义,将写好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反腐败结合起来,使结果报告方便使用者和阅读者应用。
避免将结果报告简单地罗列数据,应加强对审计数据和事实的分析。使结果报告有理有据、有血有肉,让报告的使用者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有更透彻清晰的认识。同时,避免结果报告中出现专业术语或行话行语,使用最简单明了的词语来撰写报告,增强报告的可读性。对违纪违规行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为正确合理地定性和实施恰当处罚提供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和结果报告的可读性,需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同时,要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规范审计工作程序,严格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在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方面,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审计工作监控制度,实行审计质量抽查、复核、考核制度,严格审计质量标准。
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财政收支行为的处理措施。审计机关要求被审计单位不得转移、隐匿、篡改和毁弃财务资料及违规资产。对违规行为,审计机关有权制止、封存相关资料和资产,并暂停拨付相关款项。同时,审计机关采取措施时需确保不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合法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包括报告缺乏通俗性、内容繁多冗长、审计评价过于格式化以及审计内容和问题缺少重要性水平分析等。为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利用效果,提出了转变观念、加强对审计数据和事实的分析等对策,以更好地管理和监督领导干部履行职责。
异常时间的发现,从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时间长短两个方面寻找异常时间。还探讨了异常地点的发现,从距离的远近和商品流向判断异常地点。此外,文章也关注异常数字的发现,从数字大小变化、正负方向和精确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文章讨论了异常账户对应关系的发现,
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学习辅导活动。首先强调了学习审计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及条例修订背景。接着讲解了新条例中的九大亮点内容,包括跟踪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同时,提出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三大要求。为确保学习效果,采取了研读精学、测试促学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