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场检查金融机构进行经营外汇业务。
2. 进入涉嫌外汇违法行为发生场所进行调查和取证。
3. 向有外汇收支或外汇经营活动的机构和个人进行询问,并要求其对与被调查的外汇违法事件直接相关的事项作出说明。
4. 查阅、复制与被调查的外汇违法事件直接相关的交易单证等资料。
5. 查阅、复制被调查的外汇违法事件的当事人和直接相关单位、个人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文件,并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毁损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封存。
6. 经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或省级外汇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查询被调查的外汇违法事件的当事人和直接相关单位、个人的账户,但个人储蓄存款账户除外。
7. 如果有证据证明已经或可能转移、隐匿违法资金等涉案财产,或者隐匿、伪造、毁损重要证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冻结或查封。
1. 有外汇经营活动的境内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的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
2. 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发现客户有外汇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向外汇管理机关报告。
3. 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可以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获取必要的信息,而这些部门和机构应当提供。
4. 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通报外汇管理工作情况。
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的法律要求和限制。转让方式包括在票据背面签章并将票据转让给被背书人,背书要求签章、记载背书日期和被背书人名称等。转让限制包括出票人不得转让标注、完整转让、无条件背书等要求,同时也讨论了拒绝承兑或付款的限制以及“委托收款”背书的效力。
企业私自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是否会受到行政处罚的问题。外汇管理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履行职责,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查和取证,包括现场检查、询问、查阅复制文件等。企业应当遵守法规,配合监督检查,私自转移外汇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背书连续的法律要求及认定问题。文章介绍了形式上的有效背书,强调背书连续主要指的是背书在形式上的连续性,包括转让背书的连续性。同时,也强调了背书人的一致性以及非经背书转让的合法方式所涉及的问题。最后,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只要合法取得票据的方式得到证明
中国票据法中有关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时的要求和责任。持票人需出具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的相关证明,包括拒绝证明、其他证明、司法文书和行政处罚决定等。持票人在收到相关证明后必须及时通知其前手,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通知可通过邮寄方式发出,以邮寄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