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时间:2025-03-06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9069
生活当中,很多年轻人在刚刚进入社会当中寻找工作的时候,由于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很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良商家。比如在和单位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以后,但是用人单位的各种做法实际上都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原单位没解除劳动关系也没交社保可否直接走人?针对这一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期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2.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3.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5. 因劳动合同无效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三、劳动者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通知用人单位。

根据法律规定的结论

根据上述法律条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2. 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可以通过书信方式进行;3. 从通知到用人单位收到之日起,30天后劳动者可以离职。如果用人单位收到书面离职通知后,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也可以立即办理离职手续。4. 劳动者可以通过电话询问或让同事代交等方式确认用人单位是否收到离职通知书。5.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仍需回到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6. 如果用人单位欠缴社保费用,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要求企业补交。可以凭借劳动合同书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保局进行投诉。7. 劳动者还可以追偿企业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劳动合同法》第46、47、48、87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规章制度违法、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或变更合同等十一种情形。劳动者在以上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 约定解除合同条款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约定解除合同条款的限制。前者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后者详细列举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违法等情况。同

  •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问题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以及违法辞退的赔偿金问题。年休假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给予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劳动者在遭遇违法辞退时,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 如何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及相关法律风险的防范。文章介绍了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包括双方协议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的两种情况,同时指出违法辞退的情形,并提醒用人单位在合法辞退员工时应当遵守劳动法的规定,确保程序

  • 辞退实习期员工是否合法?符合条件合法
  • 办理完离职多久合同才能解除
  • 企业重组并购员工如何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