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拐骗儿童罪与拐卖儿童罪的区别

拐骗儿童罪与拐卖儿童罪的区别

时间:2025-05-06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2687
山西恒驰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与解答:

拐骗儿童罪和拐卖儿童罪是两种在目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犯罪行为。拐骗儿童罪是指以达到收养、使唤、奴役等目的为主观动机,采用蒙骗、利诱或其他方法将儿童带走的行为。而拐卖儿童罪则是指以出卖或勒索财物等目的为主观动机,将儿童带走并进行交易的行为。

拐骗儿童罪的不同成立方式

根据主观动机的不同,拐骗儿童罪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成立方式:

  1. 以自己占有为目的,拐走儿童,成立拐骗儿童罪;
  2. 以出卖为目的,拐走儿童,成立拐卖儿童罪;
  3.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拐走儿童,成立绑架罪,其中包括偷盗婴儿;
  4. 以奸淫为目的,拐走女童,成立强奸罪(奸淫幼女罪)。

拐卖儿童罪的不同情形

在拐卖儿童罪中,根据实施拐骗后的进一步行为,可以分为以下情形:

  1. 拐骗儿童后,又有出卖儿童的意图,构成拐骗儿童罪和拐卖儿童罪,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2. 拐骗儿童后,又有勒索财物的意图,构成拐骗儿童罪和绑架罪,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3. 拐骗儿童后,实施非法拘禁,只构成拐骗儿童罪;
  4. 拐骗幼女后,又有奸淫的意图,构成拐骗儿童罪和强奸罪,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收买被拐卖儿童并实施非法拘禁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拐卖儿童罪的不同情形

在实施拐卖儿童罪后,根据进一步行为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情形:

  1. 拐到儿童后,无法出售,又有收养的意图,只构成拐卖儿童罪;
  2. 拐到儿童后,又向家长勒索财物,构成拐卖儿童罪和绑架罪,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3. 拐卖妇女后,又有奸淫的意图,只构成拐卖妇女罪,不再构成强奸罪。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拐骗儿童罪的不同情形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拐骗儿童后,根据进一步行为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情形:

  1. 勒索目的未达到,便收养儿童,只构成绑架罪;
  2. 勒索目的未达到,便出卖儿童,构成绑架罪和拐卖儿童罪,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

    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以及非法拘禁持续时间、次数、伴随行为等方面的立案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拘禁罪的刑责任规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和定罪处罚的规定,并指出了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需

  • 职务侵占罪数额判决标准及量刑

    职务侵占罪的数额判决标准及量刑。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数额较大的贪污或受贿在三十万元以下,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则在三百万元以上。职务侵占罪的最高刑罚则根据不同情形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多次侵占、影响生产经营等情形会增加刑罚量,而因生活急

  • 参赌人员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赌博罪的构成以及赌博罪的共犯认定标准。根据《刑法》规定,参与赌博活动的人员可能构成赌博罪。司法解释明确了明知他人赌博犯罪并提供直接帮助的行为人也被视为共犯。在认定赌博罪的共犯时,需证明行为人明知他人赌博犯罪并直接提供帮助,如资金、计算机网络等。对于受

  •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包括捏造事实与非捏造事实、暴力侮辱与非暴力侮辱以及当众散布与非当众散布等方面的不同。诽谤罪涉及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行为主体为自然人,需满足故意、捏造事实、散布方式、情节严重等要件。侮辱罪则涉及使用暴力

  •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构成要件
  • 传播淫秽物品罪及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 吸k粉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