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人有责任根据事实和法律,提供证据和意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1. 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情况,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办理取保候审。
2. 审查起诉阶段:除上述侦查阶段的工作之外,还可以复制与案件相关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
3. 审判阶段:除上述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之外,还可以复制与案件相关的其他材料,包括被告人口供,其他证据材料。出席法庭审理,为被告人提供辩护。
1. 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经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理的,法院可以开庭审理。
2. 辩护人经通知未到庭,被告人同意的,法院可以开庭审理,但被告人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情形的除外。
3. 审判案件应当以庭审为中心。事实证据调查、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
1. 书记员和审判长的分工。
2. 审判长查明当事人的情况,宣布合议庭组成和告知诉讼权利。
1. 总顺序: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被害人陈述--讯问、询问被告人--询问被害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物证、宣读鉴定意见和有关笔录。
2. 法庭调查的原则:先控方,后辩方;先人证,后物证。控辩双方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出示证据,应当说明证据的名称、来源和拟证明的事实。法庭对于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异议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可以不予准许。
3. 发问被告人的规则:除书记员以外都可以发问,但是除公诉人外,其他人发问需经审判长许可。
4. 对人证的调查:询问证人、鉴定人的顺序是根据谁提请通知的,谁先问。询问证人、鉴定人的规则包括单独询问、证人、鉴定人不能旁听案件、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本案事实有关、不得以诱导方式发问、不得威胁证人、不得损害证人的人格尊严。
5. 对物证的调查:举证方当庭出示证据后,由对方进行辨认并发表意见。控辩双方可以互相质问、辩论。
6. 专家辅助人:公诉人、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庭认为有必要的,应当通知有关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人数不得超过二人。
7. 法庭调查权:法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告知公诉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补充证据或者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法庭调查核实证据时,发现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新的证据材料的,应当告知检察人员、辩护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8. 新证据问题:公诉人申请出示开庭前未移送人民法院证据,辩护方提出异议的,审判长应当要求公诉人说明理由;理由成立并确有出示必要的,应当准许。辩护方提出需要对新的证据作辩护准备的,法庭可以宣布休庭,并确定准备辩护的时间。
9. 补充侦查:合议庭发现被告人可能有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而检察院移送的案卷中没有相关证据材料的,应当通知检察院移送。被告人提出新的立功线索的,法院可以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进行查证的,可以建议补充侦查。
刑事辩护律师可以会见和通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他辩护人经法院、检察院许可,也可以会见和通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在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并且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刑事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刑事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受监听。
刑事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法院、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刑事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
刑事辩护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有权予以保密。但是,如果刑事辩护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应当及时告知司法机关。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诉法意见》和《民诉证据规定》,原告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需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和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实践中存在争议和宽松处理的情况。对于变更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额的不同情况,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该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包括起诉条件、起诉状的递交以及调解程序等步骤。起诉需符合相关条件,起诉状可书面递交或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适合调解的纠纷可先行调解,除非当事人拒绝。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包括上诉的方式、审理的方式以及审理结果等。第二审程序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审理的法律程序,必须遵循一定步骤和方式。上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审理则包括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方式。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和庭审程序。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通常为立案后六个月内,而简易程序则为四十五天内。庭审程序包括开庭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合议庭评议等环节。其中,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是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