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和《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方重婚的行为属于婚姻法禁止的行为,对方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一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违反了婚姻忠诚义务,无过错方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一方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婚姻关系,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违反了婚姻关系的基本原则,无过错方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其他重大过错行为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离婚可以通过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途径进行:
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离婚。协商一致的内容应体现在离婚协议上,包括但不限于离婚意思表示、抚养权归属、抚养费给付、财产分割等。
夫妻双方不能协商一致,只能通过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会裁决是否准予离婚,并就抚养权归属、抚养费给付、财产分割等问题做出裁决。
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一方坚决要求离婚,并经过调解无效的情况下,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及婚外情期间对小三财物的追回权。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应平等处理,擅自处分共同财产为无效行为。赠与小三的财产损害无过错配偶的权益,应认定为无效并返还。单纯的婚外情不受法律调节,但涉嫌重婚罪的将受到刑法处罚。离婚时,
婚姻法中关于婚外情离婚是否能请求赔偿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只有在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法定情节下,无过错方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单纯婚外情或婚外性行为很难获得法院支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收集离婚损害赔偿证据,包括文字证据、视听证
中国法律对于曝光婚外情证据的规定,指出其侵犯了隐私权并违反了侵权责任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收集婚外情证据的方法,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保证书、照片、录像和录音等,但需注意采集证据时需遵守法律边界,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受害的配偶一方,即无过错方的配偶;义务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过错方配偶,需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律只能追究危害较大的过错行为,无过错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