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司法鉴定需要监护人签字吗
时间:2024-01-12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很多时候,精神病人大多都是有监护人的,那么在对精神病进行司法鉴定的时候,是否需要监护人签字?相关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监护人签字要求
一、司法鉴定书的签字要求
根据司法鉴定的相关规定,司法鉴定书中应包括鉴定单位、鉴定人、委托人和被鉴定人等要素。在签字方面,司法鉴定人签字即可,因为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鉴定人在进行鉴定时应独立进行,并对鉴定意见负责,最后在鉴定书上签名或盖章。
二、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13条的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后方可进行。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强制医疗。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的情况,应负刑事责任。而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情况,应负刑事责任,但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0条的规定,凡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对于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来说,他们不能作为证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6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不会受到行政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况,应予以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
监护权应该由谁行使
《民法典》生效后的监护权问题,包括父母离婚后监护权的归属和监护权的内容。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离婚不会消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监护权内容包括人身和财产上的监护以及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不包括扶养与继承的权利义务。虽然我
-
离婚前承诺的抚养权有效性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以及抚养权归属问题的规定。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子女的抚养权处理方式,包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和已满十周岁的子女。文章还提到了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方式和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
-
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这一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父母离婚后,如果母亲抚养未成年子女并去世,父亲将自动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如存在争议,可由相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指定监护人,当事人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受到处罚
-
精神病人犯罪由谁担责
-
司法鉴定行为能力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