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学校征地协议的撰写。甲方因学校扩建需要用地,与乙方在镇政府监督协调下,根据合同法和土地法规定,达成土地使用协议。内容包括土地使用范围、施工经营行为、土地占用补偿、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及其他事项。双方共同遵守执行,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2025-03-01
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村委会作为被征收主体的,签订协议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向农村村民公示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2025-02-07
也就是说征收补偿协议的签订与否对行政机关来说不是必须的。也就是说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的签订虽然由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自由协商,但前提是必须按照《征收补偿条例》的规定签订。
2025-01-31
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村委会作为被征收主体的,签订协议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向农村村民公示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2025-01-24
“黄维福2006年3月份已去世,他怎么可能在2006年5月16日这份征地协议书上签字捺手印呢?!”对于2006年5月4日文地镇人民政府与乐山塘队村民代表黄成光、黄成军、黄维福、黄成贵、黄成南签订的393907亩土地的征地协议书问题,村民代表均表示没有见过这份协议书,也没有签过
2024-12-30
拆迁补偿标准的调整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我国法律规定各地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如今实施的征地补偿标准已超过规定年限的省份如未及时调整,将不予通过用地审查。各类具体的价格
2024-12-18
从实质上讲,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决定)的性质为合同,因此,只要满足合同有效的基本条件,该协议(决定)就是合法有效的。同时具备以下几方面内容,该协议(决定)便有效:。征地协议是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前,征地单位与被征地单位就征用土地面积和补偿、安置等问题签订的
2024-12-03
甲、乙双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友好协商,现就征用乙方位于面积为亩的农田事宜,达成如下征地补偿协议:
2024-10-30
我国各地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大量手续不全,未经登记的房屋,在征收范围确定后,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这一部分房屋进行调查、认定、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
2024-10-10
初果期平均每株补偿300-450元;盛果期平均每株补偿600-1800元;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900元。初果期平均每株补偿40-150元;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规定,已经在《土地管理法》中删除。
2024-10-09
关于征地协议问题。征地协议是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前,征地单位与被征地单位就征用土地面积和补偿、安置等问题签订的协议,是征地项目申报的必备要件。推行征地公告制度和进行征地补偿登记,增加了征地的透明度,有利于加强民主监督。因此,征地协议不再是征地项目申报
2024-09-15
协议内容:乙方现有林地沟一条,面积约50亩左右作为甲方临时占地,乙方将地表附着物清除后,交甲方弃渣土弃。此协议一式两份,签字盖章后生效。
2024-09-14
征地拆迁补偿协议的签订不容小视,在签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注意约定违约责任;明确约定合同履行的程序;审查合同内容中是否有不利于我们的不公平条款等。和我们签订拆迁协议的一定要是拆迁人,具有法人资格,否则合同的签订会因为主体不明
2024-09-09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订立拆迁补偿协议的主体是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土地征收补偿协议属于行政合同,它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利用自身相应特权与被征收人协议的合同,遵循的是行政原则,只能是由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来作为主体,
2024-07-21
需要双方当事人就占地补偿范围、补偿费用,占地期限作出明确约定,并且需要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才能生效。因为没有拆迁补偿协议的保护,企业自行拆除设备的损失经过几年的交涉,不仅得不到解决,甚至至今连明确的赔偿数额也确定不下来。
2024-07-19
拆迁协议可以被确认为无效的情形。这些情况包括:拆迁人未办理相关手续、拆迁人与非被拆迁人签订协议、被拆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代理人超越权限或无代理权签订协议、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协议、以及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签订的协议。此外,如果拆
征地补偿协议签订的程序要求。市、县国土资源局需发布征地通告并征询意见,进行实地调查和确认,决议和公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办理补偿登记并参与听证。协议签订后需公示,且征地费用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对于补偿标准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裁决
征地协议签订后补偿费用到账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拆迁补偿协议内容。协议包括拆迁房屋的现状、被拆迁人家庭情况、补偿方式、拆迁期限、补偿款项支付、违约责任和其他条款。在发布征地补偿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补偿费用应到位。拆迁补偿协议涉及多方协商和达成一致的内容,
非住宅房屋与住宅房屋的法律界定,特别是关于住改非的定义和合法性。住改非并非法律术语,但人们常用它来描述将住宅房屋改为生产或经营用途的情况。在征收拆迁工作中,住改非的认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证照、完税凭证、租赁手续、房屋实际使用现状以及经营时间等。根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