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 > 网络保险受到哪些限制

网络保险受到哪些限制

时间:2024-08-3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661

网络保险实务操作所需的物质条件不成熟

在线核保

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有详细的核保标准和要求,包括保险金额、范围和种类等内容。对于风险较大、技术含量高、保险金额较大的标的,需要进行现场查勘,而在线核保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电子签名

由于我国缺乏电子签名的相关法律,通过数字签名在线签订的保险合同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网上支付

由于信用卡普及率低,且只有少数几种卡可以选择,网上支付成为网络保险发展的瓶颈之一。

现有的网民结构和互联网的被动性不利于发展网络保险

网民结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中,18岁以下占14.93%,18到24岁占41.18%,25到30岁占18.84%。从个人月收入情况看,月收入1500元以下的占一半以上,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仅占6.87%。这样的网民结构不利于发展保险电子商务。

保险销售动机

人们通常认为保险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客户主动购买的。保险销售是出于保险营销人员的动机,而互联网通常是一种被动的销售媒介。保险公司主要依赖互联网开发潜在客户群。

保险产品供给不足是发展网络保险的制约因素

适宜险种

只有将保单电子化的险种才适合在线操作。目前国内保险产品种类不够丰富,除了旅游险、定期寿险、机动车保险等少数险种外,适合网络保险的产品还不多,无法满足网络保险的发展需求。

保险服务

保险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是网络保险发展的瓶颈。调查显示,投保人希望得到熟人、朋友的详尽解答疑难问题。即使互联网功能强大,也无法解决消费者遇到的这一难题。

信息风险评估是保险业在线服务发展的瓶颈

如实告知是保险法对保险人规定的法定义务。但在网上交易中,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的沟通受到限制。如果保险人未能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在保险合同条款解释纠纷时,保险人可能处于不利地位。此外,我国在保险标的评估和保险事故认定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防范网上交易中的恶意索赔和欺诈是保险人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我国互联网业务法律法规尚待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首次涉及了电子文件定义和相关内容。但仍有一些实务环节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范、定义和解释。例如,如何认定电子保险合同的效力、如何将电子保险合同作为证据进行保全、如何确定电子保险合同的地域管辖等。互联网立法滞后是保险网站业务拓展的重大障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指出在网络空间中无法像对待物理空间那样划分领域,从而引发法院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文章提到原告就被告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困境,以及合同签订地和合同履行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在电子商务合同中,由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如在线信

  • 交通肇事逃逸伤者赔偿方式

    交通肇事逃逸伤者的赔偿方式,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方式和注意事项。医疗费的计算需注意与治疗无关的费用,误工费的计算需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其他费用如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也都有明

  • 人寿保险理赔的标准

    人寿保险理赔的标准,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方式和标准。根据医院证明和交通事故发生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并凭据支付。同时,还涉及被抚养人生活费补偿范围、残疾用品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等方面的规定。

  • 保险人

    中国保险法中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发生保险事故或制造事故、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等情形下的保险处理原则。同时,也讨论了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投保人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等问题,并强调了保险期间内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

  • 车祸保险公司赔偿到账时间
  • 如何实现便捷的保险索赔
  • 冠名赞助广告合作协议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