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我国人民法院起诉、应诉,享有与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等民事诉讼权利,承担相同的民事诉讼义务,不能因其是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而有所歧视或者给予特殊照顾,这也是国际上的一个惯例。本条第二款规定,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
2021-10-19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17条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所谓适用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就是由中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按照中国《刑事诉讼法》
2021-10-19
外国人在我国犯罪刑诉有哪些规定,应该说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问题。外国人、无国籍人涉嫌上面规定以外的其他犯罪的案件,由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并提出意见,报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
2020-07-21
人权主要通过国内法实现和体现,国家通过国际人权条约促进对人权的保护和尊重,是对国内法和国内措施的辅助。个人直接享有法律上的权利,即法律上的人权,主要是由国内法来规定和完成的。其中,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人权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存在许多分
2020-05-25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涉及了广泛的公民权利,包括生命权、免于酷刑、人身自由、公正审判、信仰自由、和平集会、选举权和桩选举权等,要求缔约国尊重和保证这些权利,并为达到此目的采取必要的立法或其他措施,以实现公约所涉及的各项权利。
2020-05-25
在中国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我国的人权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使命,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一使命的实现和这一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国际人权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客观、准确、全面、深人地认识这种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快我国人权法制建设的步伐
2020-05-25
在我国目前人权的法律保障还不完善。首先,立法方面,我国须尽快出台一部专门的人权法,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人权法律保障体系,全面保护公民人权。“金字塔”的最底层则是各种保障公民权利的部门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
2020-05-25
1945年4月25日——6月20日,50个反法西斯盟国在美国旧金山集合,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宪章》第一条第三项、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五十五条、第六十二条第二款、第六十八条及第七十六条第一款寅项都涉及人权。其中,第五十五条是《宪章》关于人权规定的关键性条款
2020-05-25
在《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过程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开始考虑起草法律性文书。1952年,第7届联大决定由人权委员会同时起草两个公约,分别对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予以保障。1954年,人权委员会将两部公约草案同时提交第9届联大。联大第三委员会在随后的十年
2020-05-25
大会具有广泛的职权,是一个提出审议和建议的机构,所以大会对人权在全球的实施进行政治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社理事会是大会权力之下负责协调联合国经济、社会、人权和文化活动的机关。经社理事会在防止种族灭绝、消除无国籍状态、保护少数者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2020-05-25
许多学者、律师和法庭的判决书经常引述《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一些条款来佐证自己的立场。但也有一些国际法律师认为《世界人权宣言》是一部习惯法。《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五条是最具争议性的。该条虽然没有直接表明禁止死刑,但《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三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生
2020-05-25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第二条居住在大陆的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以及居住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来往大陆,适用本办法。第五条中国公民往来台湾与大陆之间,不得有危害国
2020-05-25
外交豁免权,属外交特权之一,系国际间为方便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依据相互尊重主权及平等互利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互相授予外交豁免权。根据“平等国家之间无管辖权”的国际法原则,外交代表在驻在国享有管辖豁免权。
2020-05-25
外交特权与豁免简称外交特权。外交特权指一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优遇;豁免是指对驻在国管辖权的豁免,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外交特权——驻在国为保证他国的外交代表履行职务而给予其本人和有关人员的特权,如人身、住所不受侵犯,免受行政管辖
2020-05-25
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是宪法规定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必须担负的神圣职责。在刑事诉讼中建立与完善豁免权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有效手段。而赋予律师充分的履行职责的权利与保障,建立律师豁免权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条件之一。国家及其财产豁免
2020-05-25
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定义、范围及意义。这些权利旨在保护外交代表及相关人员在履行职务时的权益,包括人身和住所不受侵犯、免受行政和司法管辖等特权。特权和豁免权的适用对象包括外交代表、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及其家属,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等也享有这些权利。这些权利有助
律师遗嘱见证的必要性与国际人权法的关系。律师遗嘱见证不仅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还与国际司法准则紧密相关。国际人权法和刑事司法国际公约构成了完备的国际司法准则,对律师遗嘱见证制度具有指导意义。我国已签署并加入相关国际公约,律师遗嘱见证制度的建立是保护人
《世界人权宣言》的法律影响,虽然其并非强制性国际公约,但它为后续的两份联合国人权公约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并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讨论了宣言中的争议性条款,如关于死刑和监禁刑罚的观点。尽管存在争议,但许多学者、律师和法庭仍经常引用宣言条款来支持立场。
我国人权法律保障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加强法治建设是保障人权的关键。立法方面,我国需出台专门的人权法,构建“金字塔式”的人权法律保障体系。人权立法应坚持民主原则,依靠人民群众参与,并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同时,建设法治政府也需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