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加盟和商标权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有了商标权之后可以从事特许经营活动,而且也不会侵害到对方的商标权。第九条 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特许人提交的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10日内予以备案,并通知特许人。有关协会组织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指导下,依
2023-09-15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企业法人。企业对其管理使用的财产拥有所有权。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职工股东大会,采取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企业的出资人以其出资额
2023-09-13
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提前终止。3、合伙负责人应在年终将年度资产负债表和经营报告的复印件交送每个合伙人,如果合伙人在收到上述复印件之后的一个月内没有向合伙负责人提出书面或口头的反对意见,推定他对该年度的经营状况没有异议。
2023-09-12
申请企业法人登记,经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审核,准予登记注册的,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依法需要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的,未经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
2023-09-12
合伙的内部纠纷主要存在于:内部盈余分配纠纷;退伙引起的财产处分纠纷;合伙终止时的财产分配纠纷;合伙经营中伤残、死亡等引起的纠纷。有约定的,按约定办;无约定的,依照劳动法规进行处理。
2023-09-12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加盟商)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
2023-09-11
合伙开店退股,可以协商一致退伙,也可以将份额转让给其他人。合伙企业债务应当由所有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本法所称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本法
2023-08-30
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是民间极为常见的两种经营模式,二者之间存在较多的相同之处,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所适用的法律是不同的,个人合伙关系主要由《中华人名共和国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相关条文调整,而合伙企业由《
2023-08-29
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 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 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1、 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
2023-08-29
1、合资是指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按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法人组织。出资各方按出资额折算为股份,根据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2023-08-28
合资入股合作协议书包含以下内容:各合作方的基本信息,合作方式、合作期限、入股的基本情况、分红和计算方式、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最后由双方签字盖章。(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
2023-08-28
个人对合伙债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合伙人清偿的合伙债务超出了其应当承担的份额,则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合伙的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合同的约定办理。合伙的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合同的约定办理;合伙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
2023-08-27
我国法律规定的合伙实际上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合伙(联营)和合伙企业三种。个人合伙是发生在公民之间的自然人合伙。法人合伙民法通则称之为“法人联营”,是发生在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单位合伙。个人合伙和法人联营适用《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
2023-08-27
在目前合伙形式中,只有合伙企业具有企业资格。他与个人合伙最大的不同在于,合伙企业的成立需要有书面协议。在合伙企业解散时要像法人一样进行清算。在法律适用上合伙企业主要是使用《合伙企业法》用《民法通则》作为补充。 而个人合伙不必符合以上要求。 以上就
2023-08-26
个人之间开办合伙企业才适用合伙企业法,一般的合伙关系有民法调整。 《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2023-08-26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实施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实施通知,包括登记管辖、出资权属证明、变更登记、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登记程序、分支机构的注销登记、分支机构设立登记的时间、合伙企业的年检以及合伙企业法出台前原登记的个人合伙和合伙型私营企业的
合伙企业清算的清偿顺序问题。合伙企业的财产在清算时,需先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等,再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最后按合伙协议或出资比例分配剩余财产。合伙人不得在清算前要求分割财产,否则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文章还介绍了合伙企业解散的情形和清算人的任命方式,依
合作协议中劳动局的职责范围,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和劳动仲裁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和劳资矛盾,但不涉及深层次解决方案。文章还阐述了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立案标准。
合作协议员工被辞退时是否有补偿的问题。员工在签署劳动合同后被解雇,若符合劳动合同法和公司规定,员工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补偿金额根据工作年限计算。对于因员工违规被解雇的情况,若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则无需支付补偿。对于无故解雇的情况,补偿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