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合伙人退伙时对未到期的合伙企业债务,应扣出相应份额,“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对内”不应承担责任。合伙人在退伙结算时,对已确定金额但还未到期的债务该如何承担,法律没有具体的规定。退伙人在退伙时因退伙前的相关业务产生的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人经全体合伙
2020-05-25
作为普通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作为普通合伙人的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是法定退伙的情形。有限合伙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有限合伙人仅以出资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对有限合伙
2020-05-2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2条规定“合伙人退伙,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书面协议处理;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原则上应予准许。……”,因此,没有签订书面协议的个人合伙,合伙人提出退伙,应准许。2)经全体合伙人
2020-05-25
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合伙人退伙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
2020-05-25
合伙人退伙时对未到期的合伙企业债务,应扣出相应份额,“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对内”不应承担责任。合伙人在退伙结算时,对已确定金额但还未到期的债务该如何承担,法律没有具体的规定。退伙人在退伙时因退伙前的相关业务产生的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人经全体合伙
2020-05-25
法定期限: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当场或5日内一次告知需补正的材料;以电子邮件等方式申请的,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材料需要核实的,15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2020-05-25
有限合伙企业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合伙人设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伙企业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合伙企业
2020-05-25
张-林与许-云签订合伙经营协议书,约定双方共同投资做水果生意,利润均分,风险共担。张-林在合伙初期即退出合伙协议,水果经营由许-云独自进行,对张-林的投资款,许-云也大部分归还张-林,对剩余部分,许-云自愿写了还款计划。此后,许-云主张在经营水果过程中亏损9万
2020-05-25
合伙企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包括普通合伙企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这三种,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应以合伙企业财产承担责任为前提,即只有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企业债务时,才由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在执
2020-05-25
11、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决定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2020-05-25
合伙协议性质上区别于公司法人章程。(一)出资人数要求:合伙企业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应该由2个以上的合伙人出资设立,其中有限合伙企业应由2人以上50人以下的合伙人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50人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
2020-05-25
法定期限: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当场或5日内一次告知需补正的材料;以电子邮件等方式申请的,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材料需要核实的,15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法律规定变更事项须报经审批的,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第二批降低收费标准的通
2020-05-25
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合伙人退伙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
2020-05-25
对外转让要经全体合伙人同意,转让后,转让人视为退伙,受让人视为入伙。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的个人情况对合伙企业的影响不像普通合伙人那么大。因此,本法
2020-05-25
有的法院还要求证据清单及所有证据复印件也同时提交多份,即证据清单所列证据的复印件份数需要同起诉状的分数一样。缴费后就表示立案成功,立案庭法官会根据案件性质,对案件进行分类,然后移交到审判庭,审判庭内勤人员会将案件分配到具体承办法院手中,承办法院安排开
2020-05-2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实施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实施通知,包括登记管辖、出资权属证明、变更登记、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登记程序、分支机构的注销登记、分支机构设立登记的时间、合伙企业的年检以及合伙企业法出台前原登记的个人合伙和合伙型私营企业的
合伙企业清算的清偿顺序问题。合伙企业的财产在清算时,需先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等,再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最后按合伙协议或出资比例分配剩余财产。合伙人不得在清算前要求分割财产,否则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文章还介绍了合伙企业解散的情形和清算人的任命方式,依
合作协议中劳动局的职责范围,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和劳动仲裁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和劳资矛盾,但不涉及深层次解决方案。文章还阐述了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立案标准。
两个人合伙做生意时的盈利分配问题。建议根据投入资本比例分配利润,遵循公平公正和共担风险原则。若无协议约定,则平均分配。此外,若存在债务纠纷,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包括起诉等。合伙做生意需注重细节和证据,建议咨询律师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