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益捐赠
捐赠虽是赠与行为的一种,但由于是“捐”赠,其与一般赠与行为有所不同,其是一种特殊赠与行为。捐赠人在捐赠物财产权转移之后,从而获得一种社会上的积极赞誉和荣誉,而且捐赠人还有在捐赠物上独家署名的权利,这些权利与财产权相分离,受赠人无权剥夺。故捐赠与一般赠与行为不完全相同,其法律后果也不完全相同。
(二)、恋爱赠与
恋爱期间馈赠财物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是恋爱中双方为了增进感情,一方自愿向另一方赠送财物或者双方自愿互赠财物;
2、是以结婚为目,一方向另一方赠送的价值较高的财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彩礼。
对于第一种情况,属于一般赠与,当恋爱终止时,一般可以不予返还;第二种情况属于特殊赠与,即目的赠与,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给付,如果给付后不能实现目的,则该赠与因缺乏给付的理由,构成不当得利。
所谓目的性赠与是指为了帮助受赠人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为的赠与。目的性赠与适用赠与合同的一般规定,即在赠与财产交付之后,如无法定原因,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但目的性赠与毕竟与一般赠与有所区别,目的性赠与中,赠与人要求受赠人将所获赠的财产用于特定的用途。这一“特定用途”是赠与合同产生的基础,也是对受赠人义务的要求。如果将目的性赠与合同完全视为一般赠与合同,对赠与人极为不公。对目的性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在特定情况下能否要求受赠人返还赠与物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处理。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单方承担义务的合同,因此赠与合同可以撤销。赠与合同的撤销可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两种。
可以任撤销的赠与合同是指:
1、没有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可以依赠与人的意思任意撤销,如果赠与合同经公证机关公证后,赠与合同则不可撤销。
2、赠与合同中确定的标的物未经交付,赠与财物的所有权人仍是赠与人,如果标的物交于受赠人,赠与合同已实际履行,或者赠与标的物已经登记机关登记,则赠与合同不可撤销。
3、赠与合同中确定的标的物是为了救灾或者具有公益目的,或者是为了扶贫和履行公共道德的,赠与合同不可撤销。
《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该条所规定赠与合同的撤销,则属法定撤销:
1、受赠人严重侵犯赠与人或者其近亲属的行为,所谓受赠人严重侵害的行为是指受赠人本人或唆使他人故意侵害的行为,且该行为已达到严重程度,赠与合同可依法撤销,过失或者故意侵害的程度未达到严重程度,则不在此限。
2、受赠人应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而故意不履行该法定义务的。
3、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撤销附义务赠与合同的相关问题。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对于附义务的赠与合同,受赠人必须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撤销权的行使时间有限制,赠与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同时,《合同法》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但如果
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和受赠人的义务。赠与人需交付赠与物并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如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损失需赔偿。受赠人享有无偿取得赠与物的权利,但需履行约定的义务,如不履行,赠与人可要求履行或撤销赠与。
赠与书的法律效力及赠与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赠与书作为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即使赠与人去世,公证书仍有效。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需交付财物,物权转移,受赠人享有相关权利。赠与合同虽违反公平原则,但具有社会意义,可实现财富平衡分配并促进社会和谐
离婚后房产赠予行为的撤销问题。在实行不动产所有权登记制度下,如果房产尚未过户,赠予未完成,房子仍属于赠与人。如赠与合同中有居住权约定,对方违约导致赠与人被赶出,可以撤销赠予并要回房子。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也可撤销赠与合同。同时涉及任意撤销和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