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人撤销赠与应受哪些限制
时间:2024-07-2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并不是无限制的,为维护合同的严肃性,法律规定赠与人撤销赠与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但具体是受哪些因素的限制呢,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了解一下,接下来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赠与人撤销赠与的限制
一、撤销赠与必须在权利转移之前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赠与人只能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如果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赠与人将无法撤销赠与。如果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了一部分,赠与人只能针对未转移部分进行撤销,已经转移部分则不得撤销。具体而言,在动产方面,赠与人可以在赠与物交付之前撤销赠与;而在不动产方面,赠与人可以在办理权利转移登记之前撤销赠与。至于财产权利,根据法律规定权利转移是否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在财产权利交付或办理权利转移登记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二、限制撤销赠与的情况
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适用撤销规定。这是因为这些赠与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果赠与人可以随意撤销这种赠与,将违背社会公序良俗。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是指基于道义上的情感而作出的赠与,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这种赠与,不仅与道义不符,而且会给受赠人造成情感上的极大伤害。因此,凡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论当事人依何种形式订立赠与合同,赠与人均不得撤销该赠与。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社会公益的内容包括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以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
三、撤销赠与限制不适用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具有法律禁止撤销的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撤销规定。这类合同中,赠与人作出赠与的意思表示是经过法律上的慎重考虑的,不存在一时冲动或考虑不周的问题。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这种赠与,将严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也忽视公证的严肃性。因此,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此外,赠与人撤销赠与必须向受赠人表达撤销赠与的意思,否则撤销赠与将不产生法律效果。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撤销附义务赠与合同时效是多久,到底能否撤销
撤销附义务赠与合同的相关问题。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对于附义务的赠与合同,受赠人必须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撤销权的行使时间有限制,赠与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同时,《合同法》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但如果
-
赠与合同的义务
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和受赠人的义务。赠与人需交付赠与物并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如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损失需赔偿。受赠人享有无偿取得赠与物的权利,但需履行约定的义务,如不履行,赠与人可要求履行或撤销赠与。
-
离婚后被赶出家门无房可住,是否可以撤销房产赠予行为
离婚后房产赠予行为的撤销问题。在实行不动产所有权登记制度下,如果房产尚未过户,赠予未完成,房子仍属于赠与人。如赠与合同中有居住权约定,对方违约导致赠与人被赶出,可以撤销赠予并要回房子。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也可撤销赠与合同。同时涉及任意撤销和法定
-
可否起诉确立赠与合同的效力
赠与合同的效力可否通过起诉来确立。赠与合同具有双方行为、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相结合、无偿行为的性质。可以通过确认之诉来起诉确立赠与合同的效力。此外,《合同法》也规定了赠与合同的相关条款,包括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的撤销权等。
-
兄妹赠与房产后能反悔吗
-
赠与合同如何撤销
-
何时可以免除赠与人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