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再保险,并在选择再保险接受人时要审慎。
本条是对保险公司按规定办理再保险的规定。本条在原《保险法》第102条的基础上增加规定“审慎选择再保险接受人”。
再保险是为了控制损失、稳定业务经营、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改善经营而形成的一种保险机制。保险公司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将自己承保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保险公司,转移保险业务的同时支付再保险费。分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依照合同承担保险责任,分担原保险人的风险。这种机制集合了多家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扩大了承保能力。这种分散保险责任、共同担负风险的机制可以通过自愿协商、业务联合或法定方式实施。
根据我国1995年《保险法》第101条规定,除人寿保险业务外,保险公司应当将其承保的每笔保险业务的2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再保险。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对金融服务的国民待遇没有限制,但对非寿险、个人事故和健康险的基本风险的所有业务要求向一家指定的中国再保险公司进行20%的分保。加入后的分保比例逐年减少,最终不要求任何强制分保。第一次修改后的《保险法》删除了有关法定分保比例的要求,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再保险。此次修订时,在保留原《保险法》第102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保险公司“审慎选择再保险接受人”的义务。
原《保险法》第103条规定保险公司需要办理再保险分出业务时,应当优先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办理。然而,此规定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不符。根据加入世贸的承诺,我国再保险市场已完全实行商业化运作,且再保险业务的跨境交付在国民待遇方面并未受限制。因此,此次保险法修订后删除了原《保险法》第103条。
原《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监管机构有权限制或禁止保险公司向中国境外的保险公司办理再保险分出业务或者接受中国境外再保险分入业务。然而,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再保险业务的跨境交付在国民待遇方面并未受限制。因此,此次保险法修订后删除了原《保险法》第104条。
中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设立和运营的规范。包括设立条件、注册资本、保证金缴存、运营和监管、责任和义务以及破产和解散等方面。保险公司需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满足一系列条件,其注册资本和保证金缴存都有明确规定。在运营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规,报送各类报告
保险法在肇事司机下落不明案件中的应用。根据保险法规定,受害者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等步骤,并需准备相关证明和文件,如损害事实、医疗证明、误工损失证明等。
《保险法》第91条和第94条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涉及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事项。前者规定,若无具体规定,则适用公司法等法律;后者则表明,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保险公司应遵守公司法的规定。通过法的渊源和效力原则,理解这两条规定属于准用性规则,且《保
保险欺诈行为的定义、种类、社会危害以及法律责任。保险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等欺骗手段,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保险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保险公司利益,还危害其他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甚至伴随其他暴力犯罪。对于保险欺诈行为,投保人、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