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赡养义务人支付赡养费后,能否分得遗产将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赡养义务人是有可能分得遗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一般应当均等分配。然而,对于生活中存在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于尽了被继承人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获得更多的份额。而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但未尽扶养义务的情况下,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当然,如果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按均等原则分配遗产。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除继承人外,对于依靠被继承人扶养且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来源的人,或者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得适当的遗产。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支付抚养费。
一般情况下,当子女成年并能独立生活时,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不再有抚养义务。然而,在以下情况下,父母有能力负担时,仍然有教育抚养的义务:
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有权向父母追索抚养费。对于因追索抚养费而引发的纠纷,可以由相关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通过诉讼程序由人民法院处理。对于拒绝履行抚养义务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情况,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老人生前与儿子同居时,其他子女如何分配遗产的问题。依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其他子女如果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可以少分或不分遗产。继承人之间可协商不均等分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程序,包括立案起诉、庭审和诉讼执行三个阶段。
湖南道县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老夫妇因长子多年未履行赡养义务而将其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长子承担赡养费用,但儿媳不具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案件引发网友热议,强调子女应履行赡养义务并关注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法律依据方面,仅子女及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负有
父母由一个子女赡养时,其他子女在遗产继承方面的权益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未履行赡养义务的其他子女可能会被减少或不分配遗产。同时,不赡养老人会产生法律后果,包括支付赡养费用、刑事责任等。
必须要为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保留份额吗(《继承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即将失效的《继承法》关于遗产分配的规定,特别是针对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的特留份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在特殊情况下的遗产分配中,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得到照顾,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