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纠纷的调解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其固有特点,以提高调解成功率,并保障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调解过程中,应当更加耐心、细心、诚心。具体而言,应当耐心听取当事人的倾诉,耐心进行说服和教育工作;细心安排调解时间,尽量确保双方到场,细心照顾老年人的情绪变化,细心保证调解内容的完整;以诚心对待当事人,用诚心感化当事人。
赡养纠纷的调解工作旨在达成调解协议,但通常还涉及其他家庭矛盾纠纷。因此,在调解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赡养纠纷的履行,并以解决其他矛盾纠纷为切入点。有时,也需要解决当事人的其他家庭矛盾纠纷。这要求我们找准矛盾焦点,有的放矢,注重调节效果,同时讲求工作效率。
考虑到许多赡养纠纷中的老人行动不便,为体现司法为民的思想,我们可以到当事人所在地进行调解。这不仅方便了当事人,还可以起到法律宣传的作用,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赡养义务既可以通过法律调整,也受到道德的约束。在调解中,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要从法律角度进行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从道德角度让当事人明白赡养老人是其应尽的义务。
一次性付赡养费协议的效力问题,以及赡养费的确定标准和支付方式。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有效,但特殊情况下对方仍有权要求继续承担赡养费责任。赡养费标准由当地经济水平、被赡养人需求和赡养人能力决定,包括基本赡养费、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供养、生
父母离婚后子女是否需要给付赡养费的问题。法律规定,子女需要给付赡养费,包括继父继母履行过抚养义务的情况。赡养扶助包括提供生活必需品和费用,以及生活、精神和感情上的关心和照顾。无论子女经济能力如何,都应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对于不履行义务的情况,父母有权要
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74条的规定,以下金钱给付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纠纷;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纠纷,只存在争议的数额、时
“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