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协议是指符合同法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等条件的协议。
赡养协议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存在时,赡养协议将被认定为无效:
农村家庭赡养协议的撰写方法和要求。协议旨在确保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赡养人需合理安排老人的住房和医疗,不得虐待和歧视老人,保障老人的自由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协议还规定了供应标准和生活条件,由村两委和老龄委监督实
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尤其应注意的是,协议中不得有处分被赡养人财产,或以放弃继承权为条件下尽赡养义务等侵害被赡养人合法权益的违反法律的内容。另外,若被赡养人已经
虽可变更赡养方式,但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与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若有履行协议的监督人,应在协议上签名。《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20条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能附带任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