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子女之间可以就赡养义务进行分担,并达成赡养义务分担协议。然而,赡养协议的提出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因为赡养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父母的愉悦生活。
被赡养人有权与其赡养人及其他有扶助义务关系的人签订赡养扶助协议。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0条的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的同意。同时,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赡养人所在组织有权监督协议的履行。
(1) 不得约定附条件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得附带任何条件。例如,赡养人不能以放弃继承权为条件来免除赡养义务,也不能以分得父母财产的多少来衡量应尽的义务大小等。如果赡养协议中存在类似约定,该协议或相关条款将无效。
(2) 不得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
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协议不得对被赡养人的财产进行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只能由被赡养人自行处分,即使是其子女,在未经被赡养人同意的情况下也无权处分。如果赡养协议中存在类似的处分约定,该协议或相关条款将无效。
(3) 征得被赡养人同意
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协议,必须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如果被赡养人已经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赡养协议应由赡养人共同签订。
(4) “解除父子关系协议”的无效性
“解除父子关系协议”被视为无效协议,子女不得以此作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抗辩,除非双方因解除收养关系而解除养父母关系。
(5) 诉讼和法律援助
如果赡养人不履行协议,被赡养人可以要求家庭成员所在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诉讼没有时效限制且收费较低。如果被赡养人经济困难,还可以申请缓缴或减免诉讼费用。对于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律师费用的老年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由律师免费代理诉讼。
农村家庭赡养协议的撰写方法和要求。协议旨在确保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赡养人需合理安排老人的住房和医疗,不得虐待和歧视老人,保障老人的自由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协议还规定了供应标准和生活条件,由村两委和老龄委监督实
莫*爷因担心儿子们争夺财产,早做准备撰写遗嘱,但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后,发现儿子们拒绝赡养。后与邻居小杨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去世后引发遗产争夺案。法院根据继承法和司法解释,判决遗产归属于履行了扶养义务的小杨。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意义与分类。遗赠扶养协议是确定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分为公民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和公民与集体所有制组织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目的是保障缺乏法定赡养义务人或无法履行赡养义务的孤寡老人的生活。在签订时应
第三人承担赡养义务能继承遗产,这种情况应该是签署遗嘱进行继承。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