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出现上述任意一种情形,用人单位都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有主观方面的过失时,不受本条限制。
2024-04-07
其中,提存人是债务人或其代理人、使用人,他必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在我国,提存机关主要是指公证机关,还包括公安机关、法院、银行等;提存受领人是债权人或者能进行受领的第三人。提存的目的在于消灭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是以向提存机关交付标的物来代替向债权人的履行
2024-04-07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撤销案件后,如果发现新的事实或证据,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可以重新立案侦查。对于犯罪嫌疑人,如果在终止侦查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证据,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应继续侦查。这一规定可以作为公
2024-04-05
主合同解除后,如果是不居间人原因造成合同解除的,居间行为有效,当事人应该支付居间费用。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
2024-04-05
在此情况下,我国合同法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债务人有过错,二是拒绝行为违法,三是有履行能力。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
2024-04-05
委托是人们常常进行的一种法律行为,使人们自己不愿或者无力或者不能亲自办理某项事务时,找一个“代理人”来为自己办事儿。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委托他人代办呢?金赛花委托了一位律师作为代理人。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转委托。转委托经同意
2024-04-03
一、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方面的纠纷; 二、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 三、商品超过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证期; 五、末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的; 六、被投诉方不明确的; 七、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
2024-04-03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单方违法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的一方需要承担违约的责任,对另一方进行赔偿。第八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第九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第九
2024-04-02
1、合同有效期就是合同期限,比如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劳动合同的有效时间,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合同的终止之时。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
2024-04-02
一、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诈骗行为,相关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是不同的,但就算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也是可以作为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至于被骗多少钱可以立案,对于普通大众说就是个人财产被诈骗,那么应该是最低为五千元。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案件程度来定。
2024-04-02
货运合同解除的方式分别有:货运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在制定货运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合同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
2024-04-01
1、合同主体一般为个人,设备出租方少部分挂靠在建筑公司,大多为自由经营。设备承租方一般为建筑承包商,租用建筑设备用于基建。在我院处理的27件案件中,合同内容均系寥寥数语,只涉及设备的出租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而对合同的责任承担、运费承担、违约责任及
2024-04-01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86条规定,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后发现新的事实或证据,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重新立案侦查。对于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证据,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继续侦查。
2024-04-01
提-存,是指债务人履行其到期债务时,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或者因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可依法将其履行债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的制度。提-存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并按法定的程序进行。提-存实施后,在债务人、债权
2024-04-01
解除劳动合同备案正常的话5个工作日就行,备案不是必须的,这是用工方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不备案,也不影响合法劳动合同的效力,产生不利后果由用工方承担。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由责任心的劳动者,最好及时提醒用工方尽快备案。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
2024-04-01
合同解除的几种条件,包括迟延履行、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和债务人的过错。根据合同性质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不同,这些情况有不同的限定。若违约情况严重或债务人过错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债权人可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可得利益的赔偿标准和赔偿规则等内容。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赔偿应当遵循补偿受害人的损失的原则,并适用损益相抵规则。赔偿范围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和因合同解除产生
关于解除租赁合同通知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合同解除的约定和法定情形、解除权的行使等。同时,也介绍了租赁合同的特征,如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特定的非消耗物作为标的物,转移财产使用权等。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定金责任和违约金责任等五个方面。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如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同时,也明确了定金和违约金在合同违约情况下的责任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