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合同协议终止的,当事人应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是否应该向他方当事人承担支付违约金;因不可归责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事由,一方行使合同终止权,合同当事人均不需要承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
2022-11-04
过错责任,是指由于当事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而引起的违约责任。在发生违约事实的情况下,只有当事人有过错,才能承担违约责任,否则,将不承担违约责任。双方签订买卖合同,要对违约责任作出约定,防止出现违约后发生矛盾纠纷。
2022-11-03
2、我国法律规定,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2-11-02
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2-11-01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买卖合同当然不会因为未约定违约金就不受法律保护,只要买卖合同是合法有效的,无论合同中有没有约定违约金,都不代表可以任意违约。
2022-10-31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2-10-28
股东出资违约的,依法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其他股东的连带补缴差额责任属于资本充实责任。在商业活动股东出资不实不仅影响其他股东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股东有上述行为时,建议向董事会反
2022-10-27
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还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法定前提违约责任等。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
2022-10-26
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10-25
违约金一般由双方协商设定,造成的损害较大时违约金可以适当上浮,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法定违约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与他人签订商业合同时,最好有涉及到违约金的条款,才能在对方违约时,依据合同条款
2022-10-24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是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但最高违约金受到合同或法律的约束。提前还款的违约金是在借贷款双方的合同中的共同认可的条款,一旦借款方在指定的时间内提前还清全部贷款。
2022-10-22
违约后造成的结果不同,一般违约不会造成合同的不能履行,所以法律对其只赋予了非违约方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但是根本违约会导致合同目的落空,所以法律赋予了非违约方解除权以更好维护权利;违约方式不同,一般违约主要是瑕疵履行,而根本违约违反了合同双方的约定。第
2022-10-21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2022-10-20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2022-10-19
违约责任以合同债务为发生前提,具有惩罚和补偿双重属性。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2-10-18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免责条款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其效力需满足多个法律要件,包括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商一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以及格式合同中提供者需尽说明义务等。
工程发包方和设计人在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发包方延误支付、审批工作的延误及因自身原因要求解除合同等情况下的违约责任。设计人则需承担设计错误、延误完成设计任务及自身原因要求解除合同等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继续履行、补救措施和损害赔偿三种。
确认免责条款效力需要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首先,要求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协商一致。其次,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等免受损害,并维护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此外,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并在格式合同中明确说明免责条款内
出租人可以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各种情形。包括承租人未按照约定使用租赁物导致损失、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未经同意擅自转租房屋、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延迟支付租金超过六个月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